合肥家电产业基地崛起 领头羊位置难撼
2011-12-06 15:16:37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合肥家电产业基地成功崛起
合肥家电产业基地的崛起出乎很多人意料。
资料显示,目前合肥的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四大件白色家电产量已经跃居全国三大家电产业基地之首,2010年其家电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四大件产量4224万台(套);品牌方面,拥有3个国际品牌,8个国家级名牌,品牌聚集度高居全国首位。
对此,合肥市家电协会会长李鲁北颇有感慨。
“几年前,如果问起中国家电制造基地在哪里时,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会说:北青岛、南顺德,中合肥。再向前十几年,则只有青岛和顺德,还没有合肥。而从去年开始,已经变成了合肥、青岛、顺德。”
抓住家电产业转移新需求
合肥今日的成功,折射的是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一个突出案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前10个月,合肥规模以上家电企业完成工业产值944.8亿元,同比增长49.8%,完成产量5068.2万台(套),同比增长41.4%。目前,合肥生产的家电已占据全国近25%市场份额,产量和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产业转移和新区域政策大背景下,先天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已不再是招商引资主要看点,相对而言,配套基地建设、产业集群式引资战略,以及投资环境等软实力,才是产业选择落户的重要因素。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长牟文德表示。
“合肥本土家电企业只有美菱和荣事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海尔、美的、格力、三洋、长虹、尊贵、京东方等国内外知名家电企业入驻,形成了与本土家电企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李鲁北介绍说,随着这些企业入驻,也带动了为之配套的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目前,合肥已经形成了从家电研发到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物流、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基地边建设边升级
“对我们来说,不是看区域半径,而是看市场和配套能力。 ”合肥三洋公司董事长金友华称,企业抓住研发主动权,做好细节,与供货商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合作,是家电企业未来出路,而对于生产基地来说,主要是配套能力。
“这些年来,我们就是按照产业链去招商,缺哪块补哪块。 ”合肥市经信委副主任余岗说,合肥在产业配套建设基础上构筑起完善产业集群,并进一步通过产业集群“筑巢”,引来块头更大、实力更强的 “金凤凰”,而随着集群式引资战略推进,更多企业入驻后,合肥开始通过设定政策进行有选择性招商引资。
目前合肥家电的核心配套件当地配套率达40%,已经稳居国内第一。而根据合肥“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合肥家电产业总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洗衣机电机、彩电液晶(等离子)显示器等核心配套件本地配套率达85%以上。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国家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水下机器人政策,已构建起全...[详细]
- 袁业:2025年中国电力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分析
- 郑晨:【全网最全】2025年靶材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 成招荣:预见2025:《2025年中国中硼硅玻璃行业全景图谱》
- 蔡志濠:【干货】无人驾驶物流车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施馨童:2025年中国包装上游产业细分市场分析
- 吴小燕: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 刘海晶:中国矿用机器人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 蒋金成:女性观众是大型演唱会的主力,观众社交观演属性突出
- 曾铧: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消费市场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