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那些可能在2014年退出中国市场的化妆品品牌
2014-01-15 11:38:00 责任编辑:QZ152 来源:前瞻网
小护士被欧莱雅收购后能见度迅速降低
1、小护士
2004年被欧莱雅收购的第一个中国知名化妆品品牌,随后被纳入大众化妆品部,与卡尼尔共享研发中心资源。在收购近十年里,小护士成了本土品牌被收购后雪藏的典型案例。在渠道资源被卡尼尔和巴黎欧莱雅等逐渐取代完毕,小护士的利用价值似乎已经不存在。“网点数量不多,坪效产出不高,即便升级过新的形象,还是做不好,撤是早晚的事。”这是某渠道商无奈地评价。
2、旁氏
作为联合利华旗下历史悠久的品牌,拥有皇室血统的旁氏行销全世界120年却没能在中国“吃得开”。北方某市级代理商点评多年合作感受是:“这是一个品质很好的品牌,但厂家却在以做洗涤品的思路做膏霜的生意。”而据最新的消息,旁氏在日前南京召开的渠道商会议上,已明确表示将全国所有KA卖场和专营店的柜台撤出。“口口声声要做好,不投入资源,更没有业务员进行市场维护,渠道商没有利润也没有服务,会好好做吗?”该代理商表示,他运作的省会城市500家网点,全年的回款居然不足300万元。
3、红地球
在2011年之前,来自澳洲的彩妆品牌红地球曾由一个叫做华润思捷的投资公司全面代理在华运作业务,此后,中国总代理权转到了某河南联合代理公司手中。西北某代理商告诉记者,他在2008-2011年做了三年的红地球区域代理,但品牌的销售非常不好,在百货店的单柜月均销售仅有7、8万元。
“其实产品系列结构和质量都没有任何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经营模式的问题,代理公司的管理能力不够专业。”该代理商说,中国总代理商一直没有认真做好市场推广,对渠道商的服务也不到位,终端动销活动策划更是从未用过心思,这直接导致了品牌知名度很低,且全国网点铺设非常有限。据悉,2012年,红地球澳洲公司尝试在华进行直营。“已经做坏的牌子,没信心再接。”当该品牌再次找到上述代理商时候,被直接拒绝。
4、高丝
1988年高丝化妆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公司除了引进了日本原装的美谛高丝、雪肌精,还相继推出了艾文莉、兰皙欧、莱菲等合资品牌。然而,单品牌知名度不高,渠道布点和销售业绩都不甚理想,而且发展形势可谓每况愈下。
就目前情况看,高丝旗下产品在专营店渠道中的布点逐渐减少,百货店中合资品牌已被剥离得寥寥,就算是进口品的日子也不好过。据悉,高丝在北方的销售比南方市场略好,以美谛高丝为例,其在北方百货柜的月均销售额为15-20万元,在最差的西南地区月均销售额不足10万元,甚至逊色于不少刚刚杀入百货渠道的中国本土品牌,在百货中常遇到被清场的尴尬。
5、佳丽宝
2013年是佳丽宝的多事之秋,以“技术的佳丽宝”著称的企业却因为配方引起的白斑事件遭受信誉危机,从日本引发的召回门使本不靓丽的公司业绩“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借“白斑事件”花王集团决定缩小佳丽宝的事业规模,并从2014年1月开始,将花王的化妆品事业和佳丽宝的研究生产部门进行合并。此外,花王还计划对佳丽宝的销售部门进行整合。
让一个本来在中国表现就不好,在中国二十年都没干出什么好成绩的“花王”,完全掌控了佳丽宝的研发和营销后,佳丽宝在中国的未来真的充满变数。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李明俊:重磅!2025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国家及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水下机器人政策,已构建起全...[详细]
- 袁业:2025年中国电力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分析
- 郑晨:【全网最全】2025年靶材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 成招荣:预见2025:《2025年中国中硼硅玻璃行业全景图谱》
- 蔡志濠:【干货】无人驾驶物流车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 施馨童:2025年中国包装上游产业细分市场分析
- 吴小燕: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 刘海晶:中国矿用机器人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和兼并重组等
- 蒋金成:女性观众是大型演唱会的主力,观众社交观演属性突出
- 曾铧: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消费市场分析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