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迎来调价窗口 成品油定价权何日能下放?
2013-06-21 10:12:08 责任编辑:QZ080 来源:前瞻网
定价机制仍有改革空间
业内分析,从目前来看,由于市场还有垄断性质,短期内成品油定价权下放不太现实,但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仍有进一步改革的空间。
董秀成强调,未来成品油改革还是将先集中在对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完善上,虽然最终的目标是把定价权下放给企业,实现完全市场化,但是现在这个定价机制还是要继续进行完善。什么时候成品油定价权真正下放了,现在的定价机制也就失去作用了。
据前瞻网了解,1998年以前,中国成品油价格一直由国家确定,往往一次调整,长时期内价格不变。随着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油价改革拉开了序幕。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在1998年至今的15年间经历了5次变革,主要演变轨迹是由计划管制逐步过渡到市场化的过程。
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2000年6月开始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完全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阶段,即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相应调整。2001年1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石油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2009年,国家发改委推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这一方案执行了四年多。方案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前瞻网获悉,今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出台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完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二是取消4%的调价幅度限制;三是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品种。但是,完善后的价格机制同时规定,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做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林伯强称,虽然新的成品油机制缩短了调价周期,并取消了调价幅度限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10个工作日的周期仍然较长,未来还可以把成品油调价周期再进行缩短,如果缩短至1周,周期越短与市场越接近。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但是要最终实现成品油市场化,光靠缩短周期、调整挂靠油品还不够,还需要配套的市场机制改革,打破市场垄断,吸引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到成品油市场中来,通过充分的竞争实现成品油价格市场化。
王金涛也认为,目前我国成品油调价周期与国外相比仍然较长,日本是10天,我国台湾地区是1周,韩国基本随时可以调,都比我国现在调价周期短不少。韩国、日本都非常重视市场准入这块的配套改革,在定价机制改革的同时,也在解决市场准入问题,逐渐把零售、进出口包括外资投资冶炼厂都放开了。
“此次定价机制改革没有公布挂靠油种,这是此次改革一个不是很透明的地方,没有公布外界就不是很了解这个事情,这是目前定价机制的一个弊端,希望在未来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给予完善。”王金涛说。
王军表示,“未来从成品油改革方向和重点来讲还是要打破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垄断,使得外资内资包括民间资本尽快能够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所以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想是未来成品油定价和国际接轨的一个基石,只有一个健康的市场才会有一个正常的价格,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在董秀成看来,现在已经离市场化比较近了,现在的方向是好的,已经在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靠近,但要想完成成品油定价权下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历程
■1998年 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
■2000年 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相应调整
■2001年 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石油市场价格调整
■2009年 国际油价连续22天日均涨幅或跌幅超4%考虑调整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