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5日

中国体育行业告别“黄金十年” 如何突围?

 2012-11-21 09:02:00 责任编辑:QZ016 来源:前瞻网

今年上半年,匹克体育总营收为16.1亿元,同比下降28.5%,净利润大降43.4%至2.4亿元,毛利率则由39.9%降至37.7%。库存情况由4.21亿元上升至5.28亿元,同比增加了25%,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由49天增加到86天,平均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由66天变为121天。

恶化的趋势同样在全行业蔓延。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体育行业几乎全体沦陷,李宁总营收38.8亿元,同比下降9.54%,净利润狂降85%,仅为0.44亿元;安踏总营收39.3亿元,同比下降11.6%,净利润为7.7亿元,同比下降17%;361°总营收28.69亿元,同比下降9.9%,净利润5.96亿元,同比下降22.9%;仅有特步公司在总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实现1.4%和0.3%的小幅增长。

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李宁、安踏、361°、特步、匹克、Kappa等六大国产品牌的总库存达37.21亿元,略高于去年年底的36.99亿元。

由此可见,经济疲软、销量下滑、订单萎缩、库存居高不下让体育行业寒气逼人。

过去十年里,国内体育品牌迅猛发展,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更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发展契机。北京奥运上点燃圣火的李宁在2009年中国市场的争夺中,首度超越国际巨头阿迪达斯,坐上了仅次于耐克的亚军宝座。借助全民的运动热情,国内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商业赞助和体育营销,分足了蛋糕,赢得了充裕的资本。另一方面,体育品牌趁此利好纷纷赴港上市,在二、三线城市布局扩张,攻城略地。

“盲目扩张一度让诸多国产体育品牌忽略了对品牌的塑造。很多品牌定位不清晰,差异化特色不明显,扎堆开店,在同业竞争中失去优势。”

而今高歌猛进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本土体育行业集体遭遇向下拐点,看起来已经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遭遇行业发展天花板,体育品牌如何重整旗鼓以求突围?

企查猫

张庆表示,整体行业突围最核心的内容是找准品牌定位,要加强品牌的差异性、专业属性和功能性。其次,要能够及时进行战略转型,将粗放式改为集约型、精细化、精准化的营销。这个行业过去比较依赖于运动营销的资源,稍微有一点价值就会大手笔地投入,粗放式的经营要让位于集约化的考虑。在渠道的深耕方面,要做足消费者体验和沟通,更好地建立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及实际需求的联系。此外,要强化企业的专业化经营管理。晋江系很多都是家族化管理,随着李宁职业经理人团队遭遇到一些挫折和挑战,企业在去家族化问题上又止步不前了。要做渠道的精耕细作,品牌的经营提升,在产品的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就必须有专业的团队去运行。

“未来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还会持续,去库存化也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调整完。真正的洗牌也会出现,某些边缘的,或处于二、三线中没有机会上市融资的企业资金链肯定会在某个时点断裂,然后被市场淘汰,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张庆这样表示。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