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5月20日

微利时代 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考验

 2012-05-03 10:32:30 责任编辑:曾忆茗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当前,中国钢铁行业步入微利时代,钢企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成本高涨、需求增速趋缓、节能减排压力增大,钢铁企业该如何摆脱亏损阴影安全“过冬”?

产能过剩 亏损加剧

中国钢铁业盈利情况继续恶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日前透露,“虽无确切统计,但估计我国的钢铁产能已达9亿吨,在数量上继续增长的空间很小。”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我国钢铁十二五规划预测,在2015年前,我国钢铁消费总量将在7.1亿吨到8.1亿吨之间,也就是说,我国钢铁行业目前已经进入了产能过剩的时期。

伴随着产能过剩的出现,我国钢铁行业的盈利水平也随之下降。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今年一季度,钢铁业实现净利润为负10.34亿元,是最近12年来的首次全行业亏损,也是全国工业利润降幅最大的行业。

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钢铁主业严重亏损,呈现从未有过的三大特点:

一是越大的企业亏损愈加严重。已公布一季度业绩预告的上市钢铁公司,几乎全线尽亏:首钢股份预亏逾1.4亿元,华菱钢铁预亏逾6.9亿元,鞍钢股份预亏18.9亿元。

二是多年来发展势头一直很好、从未亏损过的大型民营钢铁企业,主业也开始亏损。2011年,我国钢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2.42%,民营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良好的成本控制,达到2.7%。这部分企业出现亏损,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三是受投资支撑、以建筑钢材为主的企业,继板材企业之后进入亏损通道。这意味着,随着国家4万亿元计划的红利耗尽,钢铁下游需求再难找到一个像样的亮点。

虽然3月份随着国内钢价由降转升,重点钢铁企业盈利逾20亿元,冲淡了前两月巨亏的影响,但铁矿石价格也在连续回落5个月后,再度呈现上行趋势。目前已突破150美元/吨,较低谷时回升近20美元/吨。

由于利润较薄,中国的钢铁行业受铁矿石价格影响很大,尤其严重依赖进口,受到限制很多。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国达到40家(2011年已扩展到63家),进口量6.18亿吨,约占铁矿石消费总量的67%,比十年前提高了近32个百分点。因此,国际铁矿石一旦价格上涨较多,我国钢铁行业便很难吃得消。

兼并重组 减少产能

中国的钢铁行业曾经历了辉煌的高利润年代,规模不断扩张。但是近5年来,钢铁行业每况愈下,由之前的暴利逐渐滑向了现在的全面亏损。

铁矿石价格暴涨,曾被认为是钢铁业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但去年下半年以来,矿价由高峰时的逾190美元/吨下降到150美元/吨,降幅超过20%。而同期钢铁企业的亏损面却一度超过40%。显然,除了受到铁矿石涨价因素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亏损还有着更为复杂和深层次的原因,其中产能盲目扩张是重要因素之一。

5年来,我国钢铁业产能迅速扩张。2007年我国粗钢产能不过5.5亿吨,如今已经达到9亿吨,严重超过了消费需求。

有专家认为,从2012年起,钢铁行业将进入全面过剩阶段。即主要钢材品种都已供大于求,且钢材消费量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不大,产能过剩作为钢材市场运行的主要矛盾会长期存在。

专家认为,“去产能化”将成为钢铁业的未来趋势。这包括落后产能淘汰、加快兼并重组和完善行业退出机制等。在此过程中,要避免非市场力量的干预。在钢铁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兼并重组是推进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钢铁企业集团的必由之路,要结合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布局优化,深入推进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我国钢铁工业有7000多家企业,其中生产粗钢的企业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前四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27.8%,远落后于美、日、韩70%~90%的水平。到“十二五”末,我国争取将前十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到60%,这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了12个百分点。

钢铁行业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低端粗钢产量巨大,而高端钢品种需要依赖进口,因此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的钢铁产业也迫在眉睫,这也是减少产能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

尽快盈利 考验钢企

面对严峻形势,今年钢铁业的核心工作是“保盈利”。

严控产量是业界的一致看法,但落实起来很难。随着近期钢价上涨,粗钢日均产量迅速反弹,至4月上旬已达到203万吨的历史新高水平,远超去年的187万吨。

有分析认为,二季度在资金环境好转、保障房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的推动下,国内钢价有望延续涨势。但产量的加速释放,使后期钢价有较大回落风险。

但是,因为中国钢铁的基本面并不太好,许多企业对于持续涨价并不抱乐观态度。一些钢厂甚至放弃部分主业,大力发展副业和辅业,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数据显示:去年武钢整体销售利润率为1.67%,而非钢产业达到3.47%。

企查猫

有专家提醒,钢厂拓展非钢产业要注意与主业的关联性,像德国第一大钢铁企业蒂森克虏伯,就选择从钢铁下游的机械制造电梯设备延伸,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存在重视生产、建设、经营,轻视与下游行业用户的协调合作;重视制造产品,轻视提供服务,与下游产业的融合程度低;钢铁产品研发、生产和应用环节的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导致下游行业钢材产品升级缓慢、钢铁新产品找不到用户。这一现象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观。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