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5年7月27日

候审企业破700 IPO扩容压力待消化

 2012-07-26 14:01:05 责任编辑:王逸之 来源:前瞻网

市场消化难题待解

除已通过发审会、已核准的企业外,截至6月28日,IPO在审(含初审中、落实反馈意见中、暂缓表决、中止审查)的企业共计598家,其中创业板255家,主板(含中小板)343家。而2011年证监会共审核345单IPO申请,如依照这一核准速度计算,则目前在审企业需一年多方可“消化”。

王亚军表示,目前,证监会可以通过有效方式对审批提速,采用行政手段实现IPO企业数量的扩容,但对于IPO融资额的扩容,还是要看市场的吸纳能力和接受程度,也倚赖于全球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环境。

换句话说,如果上市公司的发行价格合理,持续发展前景良好,投资价值明朗,自然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否则,等待拟上市企业的就是破发、中签率下降、亏损、认购热情下降。

尽管市场的消化能力还充满未知,但王亚军表示,从证监会日益坚定的新股发行改革决心,以及投资者渐趋理性的角度来看,中国资本市场正朝着公开化、透明化、市场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中企赴美上市处冰封期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仅有唯品会1家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融资金额为7200万美元,其中第二季度中国企业美国上市公司数量为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美国退市的数量则为19家。这19家退市的企业,包括多元环球水务、旅程天下、盛大网络等。而且,今年年初以来,在美国上市的13家中国概念股中有11家破发,占比84.62%;而2010年上市的企业,更是大面积处于破发状态。

对此,王亚军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IPO市场的集体遇冷,一部分直接原因是中国企业股价低于市场预期,甚至低于公司价值,所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宁愿选择付出一定的退市代价,以便谋求更好的时机在其他地区再次融资上市。

但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中国企业自身的成长力、市场竞争力。所以,现阶段,中国企业需要夯实业务基础,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管理能力,尤其是风控能力,在下半年争取一个较好的市场表现。

企查猫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中企赴美进入冰封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过去10年间,远赴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呈现史无前例的陡增效应,尤其是一些被市场炒得非常热的中概股。随着国内A股市场的日益完善,以及市场的适度扩容,中国企业也逐渐趋于冷静和理性。但是无法回避的是,鉴于美国资本市场门槛低、扩容速度快,所以未来的短期内,美国仍然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之地。”王亚军说。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