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过会之殇
2012-01-31 16:10:48 责任编辑:王逸之 来源:《资本前瞻》02期
面对日趋严格的过会审核标准,有上市意向的企业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出相应调整。前瞻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结合自身丰富的行业研究和IPO咨询项目服务经验,对2011年上会企业被否原因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广大拟上市公司提供有益参考。
根据前瞻的统计,2011年1-12月共有 339家公司IPO申请进入过会环节,其中263家顺利过会,整体过会率达77.6%;未过会企业合计76家,其中72家审核未通过,4家被取消审核资格。
对比2010年87.1%的过会率,2011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可以看出2011年的新股IPO上市融资节奏较前一年有所放缓。但77.6%的过会率下,仍有263家公司获得上市资格,不出意外,A股将会继2010年成为全球新股发行市场“第一”后,再次蝉联“榜首”。
进一步将企业过会情况细分至各个月份,可以发现:在统计期内, IPO 过会率整体运行在80%一线,呈高位平稳的态势。(剔除2月因过年放假、上会公司极少而导致的失真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的过会率急剧下降,可能成为未来走势的拐点。
临近年末的过会率陡降,有市场人士解读为证监会主席换届、证监会控制企业过会数量、审核标准严格化等原因。同时,由于A股市场2011年表现不佳,舆论对新股发行节奏的质疑声不断。再加上欧债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风险,2012年的企业过会平添了许多不确定性。
预计2012年的全年IPO过会率可能会进一步下调,约降至70%。
截至2011年12月21日,证监会共公布了29家上会企业被否原因的说明公告。作为官方权威解释,其典型性与代表性不容忽视,堪称298家上会企业的“缩影”。归纳起来,企业过会失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头号杀手”:持续盈利能力
在官方公布的29家典型公司被否原因中,“持续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堪称“头号杀手”,占了17家之多,占统计案例的58.6% 。
“财务会计审核的重点是关注企业的真实性。财务指标要进行纵向比较,以及与同行业比较。”在2011年第四期保荐代表人培训会议上,证监会发行部人士强调,监管层重点关注财务指标中的异常项目,特别是毛利率。
此次因持续盈利能力存疑而被否的17家拟上市企业当中,即有不少企业因毛利率异常而折戟。
宁波乐歌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即为典型代表。发审委指出,乐歌视讯2008年至2011年1月-6月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6.23%、 39.65%、38.65%和38.30%,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水平。而公司在招股书中未作出充分解释,据此,发审委无法判断上述事项的合理性及对持续盈利能力是否构成不利影响。
与之相对应的是,主营产品毛利率逐年下滑,也成为云南文山斗南锰业股份有限公司IPO被否原因之一。
此外,两家被否服装企业亦因库存增长及存货周转率高于同业,导致发审委对其持续盈利产生质疑而折戟。
发审委指出,维格娜丝时装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在店铺数量增长的情况下,服装销售数量却有所下降,2010年末库存商品又大幅增长,未来盈利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山东舒朗服装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存货金额大幅增长,存货周转率远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由此双双遭到否决。
此外,对于持续盈利的判断,综合竞争力这一指标的重要性再次得到印证。
依赖于中石油系统的大庆油田井泰石油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IPO被否,即是一例。发审委指出,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在大庆油田公司和吉林油田公司(井泰石油两大客户)同类业务中占比较低,综合竞争能力较弱。而即使行业地位稳固,如湖北凯龙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北省炸药生产企业中排名第一,亦难免遭否,原因则在于关联销售。
发审委指出,湖北省内炸药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合资成立湖北联兴公司对省内工业炸药的供销进行管制。凯龙化工作为湖北省内第一大炸药生产企业,也是湖北联兴持股13%的第一大股东。报告期内公司关联销售金额及比重较大,2008年、2009年、2010年发行人37%、45%、43%的销售收入通过湖北联兴实现,难以判断此种模式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影响。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