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5月2日

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孕育新融资模式

 2013-02-20 09:59:45 责任编辑:王逸之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阿里金融在2010年开始先后成立了自己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建行也有了自己的“善融商务”。虽然互联网与金融业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但两者共同推动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

当传统金融业务遇上了电子商务,谁将俘获谁?两者的联姻又孕育了怎样潜在的巨大商机?

网上银行很好解释了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强大力量,目前国有大行电子银行对柜面的替代率均已超过50%,极大地缓解了银行柜台业务的压力。然而这种由商业银行发起的“水泥+鼠标”经营小创新尽管在业务、功能等方面有所改善,但始终未能走出其“柜台替代者”的身份。此次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则由互联网掀起,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未来,互联网金融或可跳出传统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以及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金融运行机制,缔造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当前互联网与金融已经开启越来越多领域的合作,在亦敌亦友的关系中,阿里金融与建设银行一起走过三年后即分道扬镳。阿里金融更愿意将舆论的焦点集中在与银行等机构合作方式的变化上,他们认为对于中小企业信用的不同判断标准阻碍了两者的合作。阿里金融需要在小微贷款的路途上走得更远,更自由。

银行方面则认为双方合作的减少甚至是暂停,与阿里巴巴渐渐希望在银行的贷款利息中分得一杯羹、向企业收取与贷款相关的费用,遭到了银行的拒绝有关,因为银行认为这加重了客户负担,也增加了银行风险。

阿里与建行的关系更像是旧爱,在随后的时间里,又都找到了“新欢”。阿里金融在2010年开始先后成立了自己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建行也有了自己的“善融商务”。虽然互联网与金融业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但两者共同推动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

阿里信贷能否撼动银行

目前阿里信贷已经向江、浙、沪三地的普通会员开放,但并未向所有会员开放。一旦阿里巴巴网内信贷面向全部普通会员开放,银行真会颤抖吗?或者马云做的这一“染指”行为,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当剥开互联网金融的层层“秘密”之后,显然阿里信贷可以走得更远。

阿里金融在阿里巴巴B2B业务、淘宝和天猫三个平台上向其会员分别提供订单贷款、信用贷款两项服务,通常在100万元以内。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阿里金融的小额贷款业务共投放贷款130亿元,自2010年自营小贷业务以来累计投放280亿元,为超过13万家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这样的贷款投放规模对于大银行来说并不算什么,任何一家国有银行的分行都可能实现这一数字,但是对致力于微贷业务的中小银行来说,无疑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淘宝和阿里巴巴已经积累起来的客户资源并不是最让中小银行“颤抖”的。阿里巴巴商户大部分是从事销售或流动领域的,这一领域是产业链条中最稳定的一环,如若阿里金融延伸产业链,打通上下游产业,再加上中小商户电商化趋势,中小银行确实会遭受不小的打击。

另外,金融业“十二五”规划再次明确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问题,银行业高利润来源——净息差正在削弱。从今年开始的利率调整,不对称与浮动利率,势必会引发银行客户资源渠道的下沉,届时中小客户资源的争夺将是银行业的主要内容。然而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可抵押物,真正的信用贷款,信用记录与信用评估又十分困难,因此以往银行是不大愿意涉足这一类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马云旗下的电商平台则不同,其拥有信用富矿,交易、付款的记录就是评估信用等级的现成平台,这也是阿里巴巴“染指”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可以说,谁掌握了最大量的中小客户资源,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阿里信贷模式三大核心

阿里信贷模式成功的核心因素可以归结为:客户资源、电商交易数据、产品结构。

首先,阿里信贷的客户资源不仅雄厚而且具有可持续性。2012年上半年,天猫商城以47.6%的市场份额稳坐第一。对于当前融资难的中小微企业来说,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业务足以吸引其进入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随着电商企业客户越来越多,使得主体业务也越做越大。

其次,客户网上交易情况全都在阿里巴巴控制之中,但银行却很容易遇到某些不诚信的小企业弄虚作假、粉饰表,就可能得不到企业真实的财务数据而掩盖了风险。另外银行也不能用第三方的交易记录作为融资凭据,种种限制都使银行对建立属于自己的电商平台有浓厚的兴趣。

阿里小贷公司通过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的无缝连接,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及行为数据都被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视频资信调查模式,通过交叉检验技术辅以第三方验证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将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的行为数据映射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此外阿里小贷公司建立了多层次微贷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贷款的前、中、后三个环节紧密结合,利用数据采集和模型分析等手段,根据小微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积累的信用及行为数据,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评估。同时结合贷后监控和网络店铺(帐号)关停机制,提高了客户违约成本,可以有效地控制贷款风险。

阿里巴巴会员申请贷款时,需要提供企业近一年的销售总额、经营成本、净利润率、库存量、总资产、总负债、应收账款等财务数据。此外,阿里巴巴会员企业还需要提供其在阿里、淘宝订单占年销售总额的比率,前两大下游客户的合作时间和所占销售额比率等详细信息。

最后,阿里金融的强大还在于其根据电商的特点设计出了相应的贷款产品。阿里金融提供的贷款有两种,一种是信用贷款,根据店铺的经营状况和申请人的资质来决定;一种是订单贷款,商家发货后还未收到货款,就可申请此项贷款,基本上具备了申贷资质的卖家,有多少订单就能获贷多少,同时也参考交易的真实性等信息。

阿里金融的订单贷款与银行供应链金融也有本质上区别。阿里信贷模式不需要贷款企业与交易对象的信用捆绑;供应链金融则是银行介入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重要工具,贷款企业能否获得贷款审批,通常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有直接关系。可以看出两者在风险处置目标上是截然不同的,阿里信贷模式希望对风险有精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通过大数法则,将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目前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72%),而非某一笔业务失败后可以得到补偿。供应链金融则在贷款企业无法如期承担还款义务时,由核心企业进行补偿。

阿里信贷模式——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

从目前国内银行金融体系来看,已经形成国家政策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这样的层级结构,覆盖了大型央企、地方政府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农户及个体商户。然而市场最缺的还是中小微企业及农业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正是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最大的补充。

阿里信贷模式仅仅是众多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一,能撬动如此之大的贷款规模,其背后有庞大的互联网技术团队,其电商平台优势更让阿里小贷经验难以复制。

无论互联网金融模式怎么变,始终在围绕一个核心——民营金融的合法性,实际上在金融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大多不直接参与金融,谁都不愿意触碰到法律底线,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本质上是寻求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途径。在不采取直接借贷方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变通方式,有的情形下虽然也增加了融资成本,但可解决企业间直接借贷的合法性问题。

阿里信贷的财务可持续性是依靠O2O模式维持的,通过线下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对平台客户进行服务。随着阿里信贷投放规模的扩大,阿里信贷模式依然会也遇到与小额贷款公司同样的资金瓶颈问题。目前,阿里旗下两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金总和为16亿元,按政策规定,可向银行借贷不超过其注册资本金50%的资金用以放贷,即阿里金融两家小贷公司可供放贷的资金最多为24亿元,在不增加注册资本的前提下,要扩大贷款规模,对于贷款资金的流动要求较高。另外一个途径是与信托公司合作发布信托计划的信托募资,但成本又较高。

未来互联网信贷模式将分化为两类,一类是以阿里金融为首,拥有电商平台的阿里信贷模式,主要竞争对手是其他电商大佬以及银行金融机构,具有较为完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链,且有自己的贷款机构;电商企业的优势在于以上提及的三大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较低的资金成本,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明显。

另一类是以宜信、畅贷网为代表的P2P网贷平台,该模式资源配置的特点是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直接联系和匹配,不需经银行、券商或交易所等中介。

今后互联网与金融业仍会在亦敌亦友的微妙关系中互相扶持、相互竞争。电商企业、银行、P2P网贷平台企业,谁都有可能被整个合作链中排除在外,也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在这方面,阿里信贷的地位短期内仍难以撼动,其更大的风险来源于内部风险控制。

企查猫

资金方面则可考虑依托于未来阿里金融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吸收存款解决一部分资金需求,另一部分则是趴在支付宝里数百亿备付金。目前阿里金融无权挪用这一部分备付金,不过依靠金融监管放宽以及类似股票账户保证金的金融创新,在客户授权的前提下“代客理财“,将备付金打包成信托产品投资于淘宝商户贷款,未尝不是三方共赢的举措。

本文作者刘吉伟,系前瞻产业研究院金融事业部首席分析师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