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中国IPO市场回顾与展望
2013-01-31 13:50:57 责任编辑:王逸之 来源:前瞻网
前瞻投资顾问2012年中国IPO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共有225家企业进入证监会发审会环节,其中176家顺利过会,过会率为78.2%;另外49家中,37家被否,6家被暂缓表决,6家被取消审核。
2012年,共有150只新股发行上市,共募集资金926.95亿元,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0.1倍,较2011年的47.6倍大幅下降。
前瞻投顾注意到,在上会的225家企业中,中小板、创业板共195家,占比86.7%;发行上市的150家企业中,中小板、创业板共129家,占比86.0%。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力军。本文以2012年我国中小板、创业板上会及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业分布、省区分布、时间分布、中介机构、发行市盈率及募集资金总额等做统计分析,以此展望2013年我国IPO市场发展趋势。
2012年中国IPO市场企业上会情况回顾
根据前瞻投顾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发审委共审核拟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195家,其中中小板80家,创业板115家。195家公司中顺利过会的公司有152家,其中中小板60家,过会率为75.0%;创业板92家,过会率为80.0%。剩余43家公司中,上会被否的有37家,被取消上会的有5家,暂缓表决的有1家。
1、行业分布
中小板拟上市公司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80家拟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中,共有58家为制造业,占总数比例为72.5%,接近四分之三。制造业过会的公司有43家,过会率为75.4%,约等于平均过会率。除制造业外,社会服务业涉及公司数量相对较多,共有7家,其次是农业和畜牧业,共4家,而这11家公司均顺利过会。
创业板拟上市公司 创业板拟上市公司仍然是以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业为主,其中制造业63家,占比54.8%,超过半数,过会率为76.2%;电子信息技术业41家,占比35.7%,过会率为85.4%。
2、省区分布
前瞻投顾统计分析,2012年审核的拟上市公司分布于全国29个省市区,其中上会公司数量较多的分布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福建省,6个省区合计共有139家上会公司,总市场占有率达到71.3%
6个重点省区的平均过会率为77.7%,其中福建省过会率最高,为88.9%;上海市的过会率最低,为53.8%。
3、时间分布
根据前瞻投顾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小板、创业板IPO上会企业基本集中在1至7月。从全年IPO上会情况看,7月结束后,证监会明显放缓审核进度,8月、11月和12月出现零审核。9月、10月虽有3家公司上会,但过会率跌至年内最低。从单月情况看,5月上会企业数量最多,共有45家,其中37家顺利过会,8家未通过。而全年过会率则呈现震荡中逐渐走低的趋势。
4、中介机构
根据前瞻投顾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创业板、中小板IPO企业保荐机构中,主要是以国信、平安、招商、民生、海通、广发等券商为主。其中国信、平安和招商,分别以20家、17家和15家位居前三甲。
参与创业板、中小板上会公司财务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共有40多家,主要是以立信、天健、深圳市鹏城、信永中和等为主,其中审计数量最多的为立信28家,天健18家。
参与2012年中小板、创业板拟上市公司的律师事务所较多,共50多家,其中以北京金杜18家,国浩21家,北京国枫凯文15家为主要代表。
2012年中国IPO市场发行上市公司回顾
根据前瞻投资顾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小板、创业板共有129家公司成功发行上市,其中中小板55家,创业板74家。5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8.71倍,共募集资金346.90亿。7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3.58倍,共募集资金351.49亿。
1、行业分布
前瞻投顾研究发现,2012年中小板上市的55家公司分布于8个不同行业大类,其中制造业最多,为39家,占比70.9%;其次是电子信息技术业,共5家公司,占比为9.1%。
而创业板上市的74家公司,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业最多,分别为32家,总占比86.5%;其次是社会服务业,共5家公司,占比为6.7%。
2、时间分布
从单月情况看,2012年3月发行上市公司数量最多,为25家;其次是6月,为20家。下半年开始,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减少,直到12月为零。
3、发行市盈率
中小板 2012年中小板发行的平均市盈率为28.71倍。从行业来看,金融业和农、林、牧、渔业公司发行市盈率较高,分别为48.33和40.01,但涉及公司数量较少,仅为3家公司,金融业为西部证券。
发行公司数量较多的制造业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7.55倍,与平均发行市盈率相当。在制造业中,造纸、印刷、文体用品制造业市盈率相对较高,为42.37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行市盈率较低,为13.39倍。
从发行时间来看,2012年全年中小板市场平均发行市盈处于持续波动状态。第四季度上市公司数量较少,11月仅有浙江世宝以发行市盈率7.17倍发行上市,其发行市盈率创2009年IPO重启以来的新低。
创业板 2012年创业板发行的平均市盈率为33.58倍,与2010年创业板公司发行的平均市盈率68.50倍、2011年的49.67倍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从行业情况看,传播与文化产业和农、林、牧、渔业,发行市盈率分别为62.42倍和56.52倍;而发行上市公司
数量较多的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业平均发行市盈率基本维持在32倍左右,各细分子行业之间有所差别,但幅度不大。
从时间来看,2012年1月和2月创业板平均发行市盈率相对较高,均超过39倍,从3月开始逐渐走低,但是趋势不明显,基本维持在全年平均市盈率33.58倍上下波动。
4、募集资金总额及发行费用
中小板 中小板上市的55家公司共募集资金346.90亿元,平均单家募集资金6.31亿元,共有35家公司募集资金总额集中在3亿-7亿元之间。但不同行业公司平均募集资金总额差距较大。募集资金总额最高的为金融业,仅西部证券1家,但其募集资金总额达到17.4亿元。募集资金总额最低的为电子信息技术业,5家公司平均募集资金总额为3.78亿元。上市公司数量较多的制造业平均募集资金总额为6.18亿元,不同细分子行业之间差距不大。
不同公司发行费用差距较大,其中最低的为898万,最高的有8802万元。但大部分公司集中在3000万-5000万之间,共33家。
创业板 创业板上市的74家公司募集资金351.49亿元,平均单家募集资金4.75亿元。同中小板相比,创业板不同行业公司平均募集资金总额差距较小。平均募集资金最高的是社会服务业和传播与文化产业,分别为6.63和6.38亿元;其次是制造业,平均募集资金为5.03亿元。平均募集资金较少的是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有1家公司发行上市,募集资金2.06亿元。
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费用最低的为2528万,最高的为8540万元。发行费用在3000-3500万元之间的企业最多,共17家,占比22.9%,其次是3500-4000万之间,总共16家,占比21.6%。大部分企业发行费用集中在3000-4500万元之间,共46家,占比62.2%。
2013年中国IPO市场展望
2012年,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颇为波动,整个市场经济呈现疲弱状态,证券市场非常不稳定,因此全球IPO市场交易表现欠佳。加上多国领导人换届,影响了全球IPO在下半年的表现,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国内投资者的信心。
2013年,IPO市场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前瞻投顾剖析认为,展望2013年,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以及我国经济回暖的预期下,我们预计IPO前景转佳,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的判断:
首先,全球经济形势向好。得益于房地产市场反弹和消费开支增长,美国经济复苏力度有所增强。而美联储量化宽松举措释放出的巨大流动性将对美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展望2013年,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总体向好,美股将继续上扬。美国经济的回升将给中国出口带来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与此同时,欧洲和亚洲经济也在逐渐好转。观看国内经济,从2012年9月至11月经济数据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迹象明显,带动了资本市场逐步回暖。另外,国内产业升级空间很大,基础设施投资潜力较大,预计只要继续发挥优势,国内经济仍有高速增长的潜力。故从国内外的宏观经济背景分析,我们预计国内外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证券市场的波动将会减少,2013年国内IPO活动有望增加。
其次,政策利好倾向明显。2010年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我国计划用20年时间,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12年《“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对《决定》做出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随后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及细分产业规划相继出台,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推动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中共十八大结束,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结束后,经济决策、改革氛围将会变得更为鲜明。近期,国土资源部也正在深入研究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地价、供地差别化政策,促进新兴产业在开发区集聚,推动开发区的升级转型。因此,未来战略新兴产业将会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力军,2013年处于这些新兴领域的拟上市企业可沐浴政策春风,享受各种便利。
再次,证监会将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以来,积极推进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目前已取得极大的成效。2012年4月2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随后又对保荐制度进行修改,这都表明证监会对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决心。2012年底,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对报告期内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开展全面的自查。以上举措将有效遏制虚假信息披露行为,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运作规范,为市场化改革扫清障碍,以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基于以上预测,前瞻投顾认为, 2013年国内IPO上会数量将会在2012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但变化幅度不会太大,全年中小板、创业板上会数量预计在200家左右。另外,我们认为2013年,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将会继续降低,但降低幅度趋缓。
前瞻投顾给2013年拟上市公司的建议
根据前瞻投顾对2012年中国企业IPO被否原因统计分析发现:持续盈利能力存疑、公司独立性不足、募集资金使用不合理、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品做支撑等因素是导致企业被证监会否决的主要原因。2013年,以上问题仍然是证监会关注的重点。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IPO咨询和投融资咨询的专业机构之一,截止2012年12月底,前瞻投顾累计为300余家企业提供IPO辅导,其中已上市企业逾150家。基于多年来为国内诸多企业提供上市前细分市场研究以及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经验,我们总结出以下观点,与未来拟奔赴IPO市场的企业共享:
(1)深入研究细分行业,合理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增强企业持续盈利能力
持续盈利能力存疑通常表现在行业前景黯淡、毛利率低于同行、库存过高、客户结构不合理等几个方面。而追根究底,影响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判断的,还是在于拟上市企业缺乏对细分产业的深度研究和精准把握。
如果拟发行人在递交上市申请前,对企业所处细分行业进行一个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包括细分行业的发展趋势、产业链格局、上下游关系、发展瓶颈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国内外政策环境等,那么,企业所制定的经营战略便会更科学、合理。如此一来,所谓的行业前景黯淡、毛利率低于同行等显而易见的问题,便不会成为企业发行上市的绊脚石。反而,因为对产业发展有一个前瞻性的预判,所以企业的发展战略更能符合行业和市场发展的方向,对于企业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揭示也更全面、更真实。
(2)关注监管动态,排查独立性漏洞
在IPO发审收紧的大背景下,证监会对拟IPO企业的独立性问题越发审慎。独立性问题主要体现为申请人业务体系不完整,缺乏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或者存在影响独立性或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等。证监会在2012年底发布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4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审计》(证监办发[2012]89号)(下称“4号文”),中对企业IPO过程中涉及的独立性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监管关注内容。
(3)科学合理地设定募投项目
科学合理的募投项目是企业成功上市的基础保障。首先要符合国家基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等;其次要与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和经营能力想匹配,投资到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项目,并且能与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管理水平相适应;最后,证监会将依据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结果做出判断,来决定公司是否能成功过会。
(4)高度重视规范运作
企业因存在运作不规范而导致IPO未过会的原因主要体现为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等。在2012年4月的保代培训会上,证监会提出:发行人须对公司治理各项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效果做出进一步的细化披露。以此可见,监管层对拟IPO公司规范运作,法人治理完善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规范运作,建立严格的公司内控制度。从公司的改制设立、历次公司股权变化、生产经营、资金管理、资产收购等方面自觉做到规范运作,还要认真遵守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
(5)加强财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充分性
在被否企业中,有少量企业因报告期内存在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等事项而折戟IPO。证监会于2012年5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关问题的意见》,该政策对IPO企业的会计报告中相关事项披露提出更加规范、细致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与会计师做好沟通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相关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以减少因信息披露不规范或不充分而耽误上市进程。另外,已经排队IPO的企业要注意应对证监会财务突击的专项检查。因为截止到2013年3月31日,证监会排队申请IPO的企业不仅要补充报送2012年度财务资料,其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还须将自查报告报送证监会。近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了此项《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2012年是资本市场波涛汹涌的一年,关于IPO市场的各种猜测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但终究还是过去了。前瞻投顾认为,上市对企业来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系统工程,只有修炼好了内功,完善企业的规范运作,强化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合理规划好募集资金运用,才有可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