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半年后,创新药牛市“众生相”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林药师 来源|医曜
“狂热”半年之后,这场由BD预期支撑的港股创新药牛市出现了降温的势头。
近日,诺诚健华披露BD交易,以1亿美元首付款,超20亿美元总金额的对价,将奥布替尼以及两款早期管线授予美国Zenas BioPharma公司。然而,这笔BD交易不仅没有带动诺诚健华的股价上行,反而在披露后造成股价连续暴跌。
这种情况,正印证了我们此前的观点。当BD这条主线的预期开始弱化,核心投资逻辑的“变局时刻”已经开始悄然酝酿。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从港股通视角,全面复盘一下这波牛市各企业的表现。我们选取了1月1日和10月10日两个关键节点,1月1日为牛市启动之前,10月10日为BD逻辑开始弱化之后,以此为基准进行对照。
102家覆盖的港股通医药公司中,港股通南向资金的平均持仓为21.05%,较年初整体加仓约2.82个百分点。其中,约57.84%的公司港股通持仓增加,约42.16%的公司港股通持仓下降。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南向资金在港股创新药中的占比持续增加,已经成为这场创新药牛市的重要推手之一。
全面复盘了这百余家港股通医药标的之后,我们整理出了这轮港股创新药牛市中港股通南向资金持股占比提升速度最快的20家医药公司。
具体来看,晶泰科技、再鼎医药、乐普生物、三生制药、博安生物、君实生物、联邦制药、荣昌生物、云顶新耀、锦欣生殖、昭衍新药、诺诚健华、微创脑科学、信达生物、药师帮、微创医疗、康哲药业、思派健康、石药集团、亚盛医药为内资占比提升最快的20家公司。
图:内资持股占比提升最快的20家港股医药公司,来源:锦缎研究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君实生物、乐普生物、再鼎医药、昭衍新药。不同于名单中的绝大多数公司是在上半年形成加仓的,这四家公司的港股通持仓增加主要发生在下半年。港股通南向资金在下半年对于君实生物、乐普生物、再鼎医药、昭衍新药的加仓比例全部超过12%。
图:下半年港股通加仓显著的四家公司,来源:锦缎研究院
在南向资金的加仓下,君实生物、乐普生物、昭衍新药的股价在最近一个季度分别上涨46.80%、47.04%和32.41%,唯独再鼎医药的股价下跌了2.81%。这项数据表明,内资对于四家公司未来的前景极为看好,值得投资者重点追踪。
有春风得益者,自然就有黯然落寞者。在这场港股创新药牛市中,仍有多达11家公司内资减仓超5%。分别为宜明昂科、启明医疗、来凯医药、凯莱英、科济药业、山东新华制药、康宁杰瑞制药、开拓药业、沛嘉医疗、基石药业、圣诺医药。
图:内资持股比例下降超5%的医药公司,来源:锦缎研究院
宜明昂科、来凯医药、科济药业、康宁杰瑞制药都在今年3月被调出港股通,而基石药业、开拓药业、圣诺医药、沛嘉医疗则是去年被调出港股通,所以导致内资关注度骤降。
尽管市场整体情绪有降温的趋势,但内资布局方向却已经逐渐清晰。BD为王阶段,市场关注的是对于拥有BD潜力标的的提前布局;而现阶段,市场的关注度正在向商业化潜力的标的转移,乐普生物、再鼎医药,乃至信达生物、云顶新耀、亚盛医药,都是即将兑现商业化预期的标的。
种种迹象表明,商业化极有可能是下一阶段市场关注的重点,这似乎正在印证我们之前对于“商业化”的观点。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医曜(ID:),作者:林药师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