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品牌想卖好,不能只讲宠物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沥金 来源|沥金
想要卖掉任何东西,不能光讲性能参数,得勾起对方的想象。
比如卖一款香氛,就不能只说它是玫瑰香型、怡人清新。
你得说把它摆在床头,你就仿佛置身四月份伊朗卡尚的玫瑰园里,带刺茎秆的露水似乎触手可及,每次吸嗅都带着清晨的凉意和自由解放的味道。
比如卖宠物粮,就不能只说成分配方,让毛孩子毛顺光亮。
你得说高颜值的女生,能养出高颜值的小猫,养出来的光亮毛发,都是精致生活的见证。
比如卖宠物零食,你就不能只说营养丰富、适口性好。
你可以做成装冻干的小挂饰,既可以充当潮流配件,也能在通勤的路上和小猫小狗搞搞关系,换来一天的好心情。
今年宠物赛道上翻倍的商家,都抓住了这个增长密码。
他们不再单纯营销产品的功能性卖点,而是围绕人宠生活的内容、场景,从人宠之间情感连接切入,把宠物消费融合进宠物主的生活,从而找到了新的生意增量。
无论是徒步、美妆、潮玩、养娃、家居……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都在转化为宠物消费的潜在入口,成为撬动用户决策的关键触点。
《2025小红书宠物行业兴趣趋势》里提到,当下宠物消费,是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富养,也是宠物和宠物主之间的双向奔赴。
“和宠物伙伴度过美好时光”,这里面既藏着化解孤独的终极解药,也藏着新的增长机会。
图源:《2025小红书宠物行业兴趣趋势》
宠物消费
不能只讲宠物
宠物消费如果只讲宠物自身,营销路子会越走越窄。
因为驱动宠物消费决策的核心因素,正在从产品功能转向情感价值。
所谓“只讲宠物”,往往是围绕宠物的具体需求,强调成分、配方、性能等功能性卖点。
只讲功能性卖点很容易陷入参数内卷,打不出差异化。
消费者购买宠物食品的深层动机,不是简单喂饱自家的毛孩子,而是爱、陪伴、身份认同这样的情感连接,他们想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家长”,“如何更好地表达爱”。
功能性卖点只是一堆冷冰冰的参数和名词,完全无法回应这些炽烈的情感诉求。
另一方面,“高蛋白”“无谷”“天然粮”等标签,已经成了各大宠物粮品牌的标配,所有的成分和配方,都会在不长的时间内被友商模仿。
在消费者的感知中,所有的选项都是“差不多好”,缺乏差异化的记忆点,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忠诚度。品牌要打开局面,要么降价、要么花大力气营销,最后只能挣个辛苦钱。
从传播效率来看,功能性营销也天然反传播。
用户很难记住几个品牌的蛋白质含量,但很可能记得住一条狗狗吃到美食后疯狂摇尾巴的视频,或一个关于“挑食小猫终于爱上吃饭”的暖心故事。
人类大脑天生对故事和情感的记忆与传播效率,远高于对枯燥数据的记忆。
没有人会兴奋地转发一份成分表给朋友,但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分享一个有趣治愈的宠物食品。无法融入社交传播的内容,在当代营销中几乎等于不存在。
不只讲宠物
还可以讲什么?
不少宠物品牌都从小红书生长出来,从他们的成功中不难发现,当下的宠物消费种草,更应该讲内容、讲场景、讲人宠之间的情感联系。
首先是内容,它是构建信任的最佳利器。
宠物主,尤其是新手,普遍存在知识焦虑和健康焦虑。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选择,而是一个需要学习的“新课题”。
他们在消费决策前,越来越依赖社交平台上的真实分享和社群口碑,倾向于浏览养宠故事、养宠经验等内容,并关注其他宠物主的真实反馈和使用体验。
他们购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解决“如何科学养宠”的认知方案。
对养宠新手而言,“读懂宠物食品成分” 是科学养宠的核心痛点,枯燥的参数解读难以让用户快速建立认知,而用趣味化内容降低认知门槛,正是传递科学养宠方案的关键。
宠物食品品牌领先就精准抓住这一需求,结合《甄嬛传》IP 做内容:将原本专业难懂的猫粮成分测评,转化为用户熟悉的宫斗剧情,用“华妃翻白眼猫条”对应适口性亮点,“三文鱼冻干粉色娇嫩”等梗点解读食材新鲜度,把成分参数变成有梗、有记忆点的连续剧。这种方式没有生硬说教,而是让用户在追更趣味内容时,自然理解不同成分的优势,轻松get如何选对猫粮的科学养宠知识。
活动期间品牌相关的新增笔记数量同比增长102%,人群资产相对618大促增长了 148%,品牌也借此跻身小红书品牌榜 TOP15;从销售数据看,甄嬛联名产品作为双11品牌天猫店铺主推款,4个月累计销售远超预期。
用户先通过内容建立科学养宠的认知,再基于这份信任选择产品,最终实现认知与消费的双重转化。
其次是场景,宠物消费往往需要特定场景激发。
宠物消费已经从功能满足向情感体验升级,场景就是连接两者的桥梁。品牌要成为用户“理想生活剧本”的编剧和道具师,就需要无缝嵌入各种可能引发情感共鸣和生活向往的场景中。
像是皇家和滴滴宠物专车的营销 ,镜头以狗狗第一视角记录“扒窗追云”,配上“它也在奔赴光的路上”的文案。
品牌让宠物主从每天通勤的经历出发,和宠物出行的感受共情,打造了一部“毛孩子的公路电影”,也包装出了自驾刚需的小包装宠物粮。
最后是人宠情感联系,这也是宠物消费的终点。
过去宠物是家人,现在则是“独立宠格”觉醒,人和宠物的关系更加平等。
在小红书的很多笔记中,博主们会精心为宠物布置与人类生活空间相融合的温馨角落,比如打造与主人卧室风格一致的宠物休息区,用同款色系的毯子、抱枕布置,仿佛宠物也是家中平等的一员,拥有专属的生活美学空间 。
一些品牌主打宠物生活,推出了很多造型别致的宠物小窝,像城堡造型、太空舱造型等,不仅满足宠物的居住需求,更像是为宠物打造的专属小天地,契合当下人宠关系平等,宠物也值得拥有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理念。
成功的宠物品牌卖出的从来不只是产品,而是更快乐满足的情感互动。
领先与甄嬛传的联名 来源:网络
从种草到品类爆破
小红书是第一片场
对商家来说,小红书一定是当下种草的第一片场。
原因不仅仅是养宠人群富集,也因为这里有更完善、更多样的用户生态。
根据《2025小红书宠物行业兴趣趋势》的数据,小红书目前月活达到了3.5亿,其中1.7亿都是养宠兴趣人群,无论数量还是维度都极为庞大和丰富。
狗能穿婚纱走红毯,猫会因打翻罐头发道歉视频,仓鼠也有“鼠生巅峰”退休vlog。人能做的事,宠物都能在这里重做一遍。它不仅是人的兴趣生活社区,更是宠物的。
小红书能最大限度打开商家的想象力,让每个消费者都能以爱宠的视角,见证并度过有趣的一生。
另外,借助平台提出的SPUX人群X买点的模型,更容易帮商家实现从种草到成为品类爆品的目标。
很多宠物食品品牌,都在这里突破了品类、场景、路径和人群,找到了新的生意切口。
首先是深挖用户的需求,找到破品类的支点。
用户搜索永远是带着问题的,而问题本身就是场景。无论是绝育后食欲不佳,还是不爱喝水,这些细微痛点背后都能找到一个解法。
比如同样是卖鸭肉梨成分的狗粮,卖点主打解决泪痕,同质化产品很多,直接打功效,很容易被淹没。
但实际上这个趋势反映了养小白狗的人群增加,品牌更应该从这个点去打。比如伯纳天纯在种草笔记里统一选择小白狗当模特,一方面形成显著的视觉记忆点,另一方面也针对性面向养小白狗的人群种草。
其次是找养宠关联场景,突破原有的思维。
比如诚实一口小金袋,就从人群破圈。关心自己颜值的年轻女性,也会更容易接受让宠物也保持毛发光亮柔顺。品牌突出美毛属性,主打高颜值主人养出高颜值小猫,快速引爆新品上市声量。
再次是拓展场景联想力,突破新的种草路径。
找养宠相关的机会,不用只盯 “宠物零食” 这类主路径。“地铁”“通勤”这些词同样是小红书用户的高频搜索词,看起来和宠物没有直接关系,却能发掘出“通勤喂流浪猫便携零食“这种没人发现的蓝海词。
比如帕特就精准抓住了这个非主路径需求,推出了冻干挂饰,它没有只做“宠物零食”,而是把时尚挂和投喂流浪猫结合,既能当日常穿搭的潮流配饰,满足用户对好看实用小物的潜在期待,又能在遇到流浪猫狗时随手投喂,解决想喂但没带食物的痛点。
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还帮用户传递了 “爱所有小动物” 的生活态度,让原本没被关注的非主路径需求,变成了一个清晰的消费选择。
最后匹配用户的养宠生活,突破新的人群。
当用户拥有了宠物,自然也就拥有了新的养宠生活。一只宠物的入驻,影响的不仅是宠物的生活,宠物主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也会诞生新的诉求。
结合小红书的灵犀工具,可以从“养宠新手”等兴趣标签,捕捉宠物主新的居住新需求,不仅是宠物的生活需求,更包括宠物主对人宠和谐生活场景的潜在期待。
比如皇家发起 “家的一平米” 活动时,先定位养宠 + 家居美学的交叉兴趣用户,将打造1平米专属宠物空间的创意精准推送给目标人群,引导用户打开场景想象,后续联动宠物商超的采购真人大秀,进一步匹配宠物消费+生活仪式感标签的用户,激发用户参与欲与分享欲。
最终在对目标人群的精准触达与兴趣助推下,活动UGC内容近万篇,品牌种草人群规模提升了124%。
看似是宠物消费营销,实则是精准锚定用户 “人宠共生” 的生活需求,把宠物消费融入生活场景,本质是在通过精准的兴趣连接,卖更懂用户的养宠生活方式。
沥金点评
宠物消费,背后是宠物主的衣食住行。
宠物消费的精致,其实是宠物主养宠生活的精致,背后是一轮新的消费升级。小红书的用户们之所以乐于在这里交流分享宠物,本身也是想从小毛球们的身上获取精神力量。
要点从来不在于参数堆得有多高、广告铺得有多广,而是如何让人宠交叠的共同生命如何更丰盈。
当品牌学会从宠物视角,洞察宠物消费背后真正的驱动力,理解当代消费者宠物生活的底层逻辑,货架上的罐头或许也能成为某种新生活方式的图腾。
数据来源说明
①品牌披露、小红书灵犀和数据中台,统计时间:2024年8月-2024年11月
②小红书平台数据,统计时间:2025年4月-2025年5月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沥金,作者:沥金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