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产业成本风险防范举措
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力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等。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光伏产业投融资前景及战略分析报告》预测:“到2050年,世界新能源供应将占传统能源供应的50%,而光伏发电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将达到13%-15%”。
对于中国来说,光伏发电更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目前也在执行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工作,在风力发电领域运行的比较好,但是光伏并网项目的补贴政策从国家层面上较不明朗,目前主要表现在各省根据各自的财政能力、电力及市场现状给予相应的补贴支持。
2009年8月28日,甘肃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示范项目工程开工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033亿元,设计装机容量10兆瓦,特许权上网电价1.0928元/千瓦时,特许权限25年。该项日计划在2010年10月31日前建成投入运行。
2010年6月,总装机容量280兆瓦且特许经营期25年,覆盖西部六个省区的特许权招投标活动中,中电投以0.7288元/千瓦时中标了7个项目,合计装机容量150兆瓦。
2010年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宁夏太阳山等四个太阳能光伏电站临时上网电价,核定宁夏发电集团太阳山光伏电站一期、宁夏中节能太阳山光伏电站一期、华电宁夏宁东光伏电站、宁夏中节能石嘴山光伏电站一期发电项目临时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1.15元(含税)。
观察我国的光伏产业链发展模式,其整个产业模式就是典型的“微笑曲线”,光伏产业的技术研发、生产和市场三个部分,利润较高的技术(研发)和市场(需求)在国外,而耗能高、污染高、利润较低且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在国内。
同时,中国光伏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高纯度的硅,国内企业产量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的需求,还存在严重依赖进的形势。这势必造成中国光伏企业的高成本运营,高成木的力一直从光伏产业链幵始端向末端传达。
当前,大多数太阳能光伏企业不乏用数量换收入、利润,以低质量、低价格换市场的企业行为。对于企业来说,必须改变我国的“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在技术和研发方而必须重视起来,不仅要有长远的汁划,而且还要进行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其中。
政府应该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研发、创新方而的鼎力支持,努力改变技术和市场两端在外,底端无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制造局面。进一步降低光伏企业的运营成本。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