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TPP对中国到底是福是祸

分享到:
20 马宇 • 2015-10-20 08:51:59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485G0

一个TPP谈判结束的消息引爆了国内舆情,假期热点大概只有青岛大虾和屠呦呦获诺奖可以比拟了。这是很奇怪的事情,TPP毕竟是很专业的东东,即使在那12个成员国里,也没有几个老百姓像我们这么关注,更不会成为大众话题,我们作为旁观者瞎嚷嚷个什么劲呢。或许,这是我们中国人人人都是政治家,个个天天忧心国家大事、天下风云的惯性使然;或许,中国实在是太开放了,中国经济社会乃至个人日常生活都已经跟国际社会密不可分,国际上打个喷嚏,我们也会感冒,所以大家就格外关注TPP的动静?

TPP对中国到底是福是祸?

不过,看了有关评论,多半还是让人无语。缺乏常识认知的就不说了吧,即使那些专家评论乃至对策建言,也颇多不着调之嫌。这固然是我们的通病,但老这么下去总不是好事。TPP是福是祸,确实值得掰扯明白。

先看看我们对于TPP的态度吧。TPP从P4扩展成P12以后,我们已经开始有所注意了,但基本态度却是消极乃至抵制的。有的人说美国人绕开WTO另起炉灶,贸易、投资自由化标准高则高矣,但12国因此矛盾重重,达成协议前景渺茫,中国可以置之不理;有的人说这是美国人围堵中国的战略措施之一,意图边缘化中国,主张坚决回击。有消息说美国在金融危机困难时期为了拉拢中国,曾经邀请中国加入TPP谈判,但据我所知,美国并没有正式邀请中国加入谈判,相反,美国人认为中国加入谈判会给TPP造成更多阻碍,有可能降低TPP标准,甚至导致谈判失败,所以并不希望中国加入谈判。同时我们国内也有强烈的反对加入TPP谈判的声音,认为我们的开放度已经足够高了,甚至过度开放了,连WTO谈判我们也绝不能再退让,更不用说TPP。这种声音,一段时期内还成为了媒体、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并直接影响了有关决策。2013年以后,我们对于TPP的态度有所缓和,但也只是表示乐见其成,虽然没有实质意义,但也算是为如今我们对TPP协议的达成“持开放态度”作了铺垫。

照例,国内对于TPP的利弊分析开始大肆登场。但福兮祸兮,全在一念之间,很多利弊分析并非完全能用数学模型量化,何况真正靠谱的量化模型也还没有诞生—关键在于不确定变量太多,变动幅度又太大。对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一般分析说会影响中国出口减少一千亿美元,但笔者认为其中弹性很大,上可到2000多亿美元,下可到几百亿美元,因为其中还牵涉投资转移问题(笔者粗略估算,相关投资转移可能超过100亿美元)。而贸易转移和投资转移,又不仅仅是一个TPP因素决定的,并且TPP的实施又会引发其他有关各方的联动效应。影响最大的纺织服装、信息电子、轻工化工机械等行业,都存在这个问题。而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与发展,又会大大影响货物贸易效率、风险和收益。有人说影响不大,呼吁淡定,1000亿美元不过占我国出口的4%左右么,100亿美元也只占我国每年吸收外商投资的8%左右,占我国投资的比重更是微乎其微;但在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谁敢说1000亿美元的出口影响不大?这已经是我们如今年出口增长的一多半!谁敢说1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影响不大?这部分外资的作用,其效应绝不仅仅体现在投资增量上,而且对于经济转型升级和稳定国际收支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到有关行业、企业来说,更是生死攸关,直接影响到数以万计的企业经营和数以百万计的国民就业。若应对不当,更糟的结果出现,则必然会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创,大大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计。

更应该担忧的是中长期的影响。TPP无疑大大提高了如今的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标准,笔者甚至认为这可以算是21世纪贸易规则的突破—此前的WTO以及众多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都还基本是建立在20世纪的规则体系基础上的。而恰恰是在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竞争政策、国有企业、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等这些领域,无论是市场开放,还是管制规则,我们都相距甚远。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还没有完全实现20世纪的规则标准,如今却要面临21世纪规则下的竞争。美国固然是TPP的最大赢家,但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会借助TPP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即使不可能跟中国全面竞争,但在某些产业领域,也会成为我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蚕食我们的优势产业基础。这样的景象,尚算不上危言耸听,但想必也不是反对论者、淡定论者所乐见的吧?更严重的在于,如果我们游离于新的规则体系之外(当然,中美在谈的BIT,也是高标准的),恐怕不只是贸易、投资转移的问题,而是中国经济的后续发展问题!

至于建言献策,照例又是令人遗憾的。国内建立自贸区应对TPP?完全文不对题。即使希望借助自贸区试验某些TPP的新规则、高标准,但自贸区目前的状况及其天然局限已经证明根本无能承担这样的任务。通过签署双边自贸协定打破TPP的封锁或消解其影响?如有人提出的轮轴-辐条FTA网络。但我不得不说,签署再多的低标准FTA,也于事无补。低标准的FTA,对于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极为有限,因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优惠、便利程度不是显著高于使用成本的协定是没有吸引力的,其价值了了,我们已经实施的12个FTA协议使用率远低于预期已经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问题所在。即使我们自己圈内搞的CEPA,实施十多年了,补充协议都搞了若干个,重要领域仍然迟迟难以突破,频遭各方诟病。别说在全国范围内突破,就是所谓率先实现粤港澳合作的有关领域,都没有什么进展,降低港澳投资者在粤投资门槛鼓吹了多年也不过是增加了几个个体户而已。

或许又回到了那条老路:以开放倒逼改革。国内改革动力衰竭,希望改革的没有能力推动改革,有能力推进改革的却没有改革动力乃至抵触改革,只能靠开放来“倒逼”了。这可真让人悲哀莫名。同时又给了主张开放者“宁赠友邦勿与家奴”的罪状。

改革开放搞了37年,我们连基本理念都没有真正确立,甚至连一些事实性的基本判断都没有搞明白,既不能学习借鉴国际现成经验,也不能很好总结吸收我们自己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导致到现在还动不动搞所谓的“试点”。说了无数遍的改革,最后还要靠开放来“倒逼”推动。

其实,为何非要被“逼”呢?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不是我们自己正在做、主动做的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自然包括市场的更大程度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加快推进。“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政府简政放权,本质不就是减少政府管制,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就是让国企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国内外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正是我们建设创新国家的应有之义?进一步开放市场,不就是要打破垄断、放开准入、强化市场竞争?保护劳工权益不正是提高民生福利的基本组成部分?维护生态环境不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些都通过改革做到了,开放也就是顺理成章,包括TPP在内的国际高标准规则,也就不会是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束缚,而会是我们健康发展的支撑。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TPP 中国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马宇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
4759
关注
0
文章
100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