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中外种子企业的差距

分享到:
20 刘石 • 2015-10-19 10:55:39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790G1

中国和国外的种子企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种子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轨迹和历程。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种子企业,中国企业的差距是明显的和多方面的。

即便如此,国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种子企业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劣势,不能总而言之、一概而论:

北美的种子企业执世界种业的牛耳,在其大农业的背景下形成了几大种业巨头全面垄断的基本格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种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与信息技术结合是北美种业最鲜明的特点和核心竞争力。以美国孟山都公司为代表的强调技术创新和全方位解决方案,以及以杜邦先锋为代表强调种质资源的价值的深度发掘和客户服务成为北美种业市场的两大流派。

中外种子企业的差距

欧洲的种子企业则要相对分散一些,跨国种业巨头与欧洲本土的公司并驾齐驱。市场的细分、作物和品种的多样化,以及产业的精细化运作和服务都是其特色。欧洲的种业并不是单纯的数量追求,而是品质、服务和价值的综合提升。

南美的农业在过去二十年得到迅速发展,基本上是北美农业的翻版。在大农业的背景下规模效益和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更具优势,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对北美的农场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南美的种子企业在发展的初期缺少自主创新能力,还在立足未稳阶段就基本上被北美的种业巨头们所并购,成为种业巨头们的附庸,因此缺少自己的特色。

东南亚的种子企业虽然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在小农户为主导的市场,不同的种业公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并与粮食贸易商和下游市场的紧密对接也很有效率,也值得中国的种子企业学习和借鉴。

中外种子企业的差距首先是体现在对于企业使命的理解上。

中国种业的发展起步很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国的种子企业因此在规模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方面还没有定格,中国的种子企业普遍还没有脱离原始积累的初级阶段,赚快钱、赚大钱还是大多数企业的基本诉求,质量、服务、多样化、品牌、客户价值等概念还基本停留在口头上,这就必然导致实践操作中的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行为,既损害的农户的利益,又伤害了企业的声誉,破坏了产业正常发展的秩序。

中外种子企业的差距其次体现在对于产业各个环节的基本定位上。

许多与种业相关的科研项目,从一开始就不是基于对于知识和创新追求,而是单纯为了立项、提科研费、评审交差等所做,科研俨然成为一项为自身牟利的产业;

育种和品种审定也不一定是为了提高农业的产量和生产水平,而是为了卖品种挣钱,为了借助公共资源开发市场和为小团体盈利;

市场的开拓并不是把最合适的产品放在最合适的地区并辅之以最合适的方法,而是为了追求高大上、南北通吃和和完美无缺的超级产品;

生产的产品不是为了高标准和精益求精,而是为了过得了关、不出事、交得了差就可以;

营销不是为用户创造价值和财富,而是靠喝酒、拉关系、吹牛皮,只要忽悠出去就行;售后的服务和与下游产业的衔接还是一片空白。

中外种子企业的差距还体现在运营和决策的机制上。

中国种业成功的企业多是凭借创始人、原始股东个人的能力、经验、关系和执着打拼而来,眼下的基业大多是单打独斗的结果;公司里的关键岗位多由家庭成员、亲戚、老乡把持,外人没有多少机会,而由职业经理人团队担纲的企业少之又少;在管理方法上也基本上是以一言堂、一支笔和一人决策最为普遍,缺乏明确的分工和授权;决策过程又以经验判断和个人好恶为主,信息收集、讨论和反馈机制极不充分。

以上这些表象都造就了中国种子企业自身的特色:

创业者能力强但后继乏人

个人的能力强但无法转化为团队的能力

企业运作的灵活性强但发展战略摇摆不定

团队执行力不弱但主动性和积极性差

吃苦耐劳精神强但创新能力差

操作实务能力强但培养和管理团队能力弱

管理小公司(团队)能力强整合大公司(团队)能力弱

虽然中外种子企业的差距十分明显,但是跨国种业企业由于自身体制和文化上的差异,在中国市场上也会有许多“水土不服”、大而无当和无的放矢的举措,并非想象中的招招犀利,所向披靡。

种业是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产业,是为中国的农业产业提供最核心的技术和初始材料的产业,因此非常重要。了解中外种子企业的差距,知己知彼,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明确自身发展战略和方向,坚定自信心和迎头赶上,这对于中国种子企业的同仁们十分必要。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1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企业 中外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刘石
职业经理人
12684
关注
0
文章
98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