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剧君” 你该退场了
[“神剧君”,你该退场了]
近日,网上热传一组名叫《一起打鬼子》的抗日剧照片,演员葛天从裤裆里掏出了手榴弹遭观众吐槽。该剧不光尺度大,而且台词也非常的“内涵”,比如:“那地方只属于你一人”等等。
雷死人不偿命,抗战神剧就是这么“任性”。近年来,抗战题材剧频频现身电视荧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缅怀英烈的窗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抗战剧就是一部部中华儿女的奋战史诗。
然而,在大众媒介不断趋向市场化的今天,抗日剧渐染低俗之气,掺杂了各种夸张、媚俗、搞怪的注脚。以笑代学,不断偏离历史指针,甚至败口味毁三观。除了裤裆掏炸弹,还有徒手撕裂鬼子、手榴弹炸飞机,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荒诞不经,完全脱离现实基础;台词也很“内涵”:“我爷爷9岁的时候就被残忍地杀害了”、“八年抗战开始了”、“你是神雕侠侣的后裔”……掀开历史的外衣,很多抗战剧实质上就是一部肥皂剧、玄幻剧。
这些泛滥于观众视野的搞怪抗日剧与抗日题材的严肃性完全背向而驰,与媒体本该持有的核心价值观唱着反调。此类电视剧往往高举着抗日的旗号,情节里却全是主观搬演、脱离现实的戏码,历史情节不客观,人物形象不真实,过度神化自我、弱化敌方,只为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和赚得高额的收视率。这不仅折射出创作者的媚俗心态和扭曲的价值观,也凸显出了在金钱在收视率主导下的媒体行业混乱局面。
“一切历史都是文学史”,把抗日历史用电视文学的手法再现出来,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本无可厚非,但是,添加过多的娱乐化成分将大大消解抗战历史的严肃性,架空了历史真实,娱乐搞怪之间让为那些为国献身的先烈们如何能够长眠。我们要做的应该是让抗战剧成为唤起我们历史记忆和缅怀先烈的一个历史长镜头,一片净土。
对此,不止是广大观众开始反感这些神剧,连那些还健在的抗战老英雄们都坐不住了,纷纷出面要求正视历史,不希望我们的电视剧将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弄成搞笑的、怪诞的娱乐历史。
先烈们能用他们的血肉身躯挡住了敌人的炮火,换来了我们的和平,我们难道就不应该在文化的疆场、在历史的疆域为他们挡一挡被娱乐、被恶搞的枪口吗?!(向浩)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