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荣获“民间版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反映了什么
据和讯网3月31日报道,雷军刚刚摘下了民间版201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桂冠。伴随央视年度经济人物的停办而诞生,民间版2014年度经济人物由民间公益组织经观读书会主办,以突出民意为特色,在3月29日的评选活动中,共有五人获奖,雷军在其中的票数最高。
如果企业界是运动会上的竞技场,那么雷军无疑是获得官方和民意共同认可的双料冠军。2013年,雷军被评为央视年度经济人物,这个有着“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之称的荣誉,无疑是对雷军成就的极大认可。如果说央视版的年度经济人物有着明显的官方背景和导向,那么民间版年度经济人物则更好地体现了民意为主的思路,雷军以最高票获选,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其在民间的认可度。
之所以说雷军能够代表民意,是由民间版年度经济人物的评选性质决定的。和央视版年度经济人物的评选不同,民间版虽然没有央视的资源、也没有央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但在民选的尝试上,却是一次不错的创新。这种尝试主要表现在评选规则上,一是设置了两轮评选,先是网友大范围推选,大浪淘沙,最终产生十名候选人,而在现场评选环节,十名候选人还要经过由专家评委、媒体评委和网友代表评委组成的评审团的最终评选。其次,评选的“三不”(国资的不选、地产的不选和上市的不选)和“三力”(创新力、成长力和责任力)原则,都可以对评选结果产生正确的导向作用。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雷军和他一手打造的小米,其实不难发现,雷军做小米品牌的思路,始终没有脱离民意,没有民意的支持,小米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小米对口碑的重视是众所周知的,而口碑,实际上是民意这个词汇更精炼、更具体的表达。雷军曾经用“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七字诀总结了小米的方法论,很好地反映了口碑对于小米的重要性。对口碑的追求决定了雷军对粉丝的重视。粉丝可以帮助小米传播口碑,而口碑的传播则为小米吸引了更多的粉丝,粉丝的“雪球”越滚越大,最终支撑了一个小米帝国。
雷军和小米是粉丝文化的开路者,小米的成功,让企业不再是僵硬的、冷冰冰的,产品和服务则是以用户(粉丝)为导向,并且在开发者和用户(粉丝)交互、碰撞的过程中不断改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粉丝)和产品开发者必须打破隔膜。实际上,一家企业的成功,必须是以产品良好的用户黏性为基础的,而小米从属的互联网行业则是尤其重视用户体验的,这在民间版2014经济年度人物的获奖榜单中也可窥见一斑。除雷军外,此次获奖的五位经济年度人物的另外四位分别是余承东、彭蕾、王卫、王兴,他们的企业获得的成长不仅或多或少都依靠了互联网,而且都是尊重用户的典范。
如果我们看一下2013年央视版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获奖榜单,就会发现,雷军在获奖者里面是孤独的,与雷军一同获奖的多是财力雄厚的国有企业的优秀管理者,但在民间版的榜单上,雷军作为佼佼者,身后也多是互联网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创造者,这些人最能吸引粉丝,最能代表民意,因为他们的企业无疑是最有活力的。
雷军和小米在互联网行业开风气之先,其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将用户上升到了粉丝的层次,并重新赋予其内涵。而能够备受认可、获评经济年度人物,实际上也可以归结为尊重粉丝和民意的“意外回报”。这对于其他行业也是很好的启示。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