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空调:腥风血雨2015

分享到:
20 刘步尘 • 2015-04-01 14:18:53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572G0

“山雨欲来风满楼”。

2015年的首场空调价格战,终于亟不可待地在3月份最后一个周末爆发。

3月25日,格力、国美联合发声:将于3月27日—29日在国美全国1600多家门店及国美在线投放总计50万套格力特惠空调,携手冲击“3天卖50万套空调”的世界纪录。战书甫出,美的、苏宁即做出响应:在同一时间发起名为“空袭72小时”重磅促销活动,销售目标锁定60万套美的空调。

空调巨头以如此方式开始了他们血拼的2015年。

如果将时间回放至2013年之前,你会发现,这个时节正是空调企业集体酝酿新一轮涨价的日子。而今,这一切已被风吹雨打去。

2015年,空调行业注定风雨如晦。

越来越多迹象表明,空调行业的滋润日子正在一去不复返。而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冷冻年度结束之后。

斯时, 一贯以价格战坚定反对者形象出现的董明珠,率先发起空调行业近十年来从未有过的价格大战。此后半年时间,中国空调行业至少发生了4次较具规模的价格大战,每一次皆由格力率先发起,同行企业仓促应战。

过去多年,空调三巨头格力、美的、海尔不约而同拒绝价格战,让以空调为主的家电企业实现了较好盈利,这一点从三大巨头每年的业绩报告表现出来。然而风云突变,2014年9月下旬之后,一切都变了。

为什么价格战的深恶痛绝者,陡然之间变成了价格战最坚定的拥踅?

罪恶的根源指向创记录的库存,以及日益滋长的“大跃进”心态。

一个公认的说法是,2014年冷冻年数结束之后,经销商库存达到创纪录的4000万台,而往年同期库存一般不超过1200万台。

最新传闻更令人吃惊:至2015年3月份,空调渠道库存进一步上升至7000万台。

7000万台是什么概念呢?

中国市场一年的空调销量约为7500万台(套),这意味着,即使从3月份开始全年不再生产一台空调,库存也能满足全年销售需求。

问题是:如此高的库存,是怎么形成的?

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了一个企业:格力。

2012年5月,接手朱江洪离开的格力,董明珠不久即提出“5年再造一个格力”,2013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1000亿元。“5年再造一个格力”意味着到2018年,格力电器将实现2000亿元营收,平均每年增长200亿元。

增长200亿元是什么概念呢?

我给大家找个参照物:2013年,志高空调经过19年奋斗,终于做到100亿元营收。格力的目标,就是未来5年,每年再造两个志高空调。

而发生于2013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大会上的“10亿元豪赌”,进一步将董明珠的“规模情结”推向无以复加的高度。

董明珠强烈的规模情结,给格力直接带来一个结果:疯狂地生产——一切为了实现一个不切合实际的目标。

然而,“激情燃烧的岁月”并未没有点燃市场的热情。2014年空调市场并未出现预期的火爆。激进的生产计划与整个空调市场的负增长,相向挤压,由此形成巨量库存。

这就是格力为什么带头打价格战的最直接原因。

而董明珠日益滋长的“规模情结”,让董的决策越来越失去理性。董明珠已经宣布将制造格力手机,最近更是宣布将进入汽车领域。格力越来越像一辆只有油门没有刹车的赛车,一路狂奔中让整个企业处于癫狂状态,风险倍增。

由董亲自发起的空调行业价格大战,带来三大结果:

1、第二、三线品牌处境将变得极为艰难,不降价卖不掉,降价则有可能亏损。

2、整个空调行业利润率将出现明显下滑,主流企业净利润率有可能从7—10%降至6—8%,甚至更低。

3、格力多年来苦心孤诣营造出来的科技领先形象面临严重挑战。

有人预言:失去朱江洪制衡的董明珠,正在逐步成为格力企业的负资产。

综合分析来看,格力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1、高库存。上面已经说过,此不赘述。

2、价格战“始作俑者”。中国空调行业多年未见价格战,是中国空调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保证,格力三番五次发起价格战,将极大地瓦解格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科技领先形象。

3、消极智能化。此前,董明珠多次发表唱衰智能化的言论,以至于被媒体贴上“反智能化”标签。还好,近来董对智能化态度有所改变。

4、格力舆论环境趋于恶劣。2014年以来,董明珠信口开河的任性风格发展到无以复加地步,其随意评价乃至咒骂同行导致其公众形象大受伤害,媒体对其评价明显偏于负面,以至于有可能伤及企业形象。

空调:腥风血雨2015

5、率意进入手机领域。3月上旬,董明珠突然宣布格力进入手机领域,不少人大呼“不可思议”,做手机成为董明珠25年来最任性的决策。有人甚至认为,进入手机领域将成为格力企业的转折点。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董明珠说未来格力还将进入汽车领域。

6、董明珠“大跃进”心态日趋严重,让格力浮肿病症状日益明显。

7、董明珠越来越“一言堂”。失去朱江洪制衡的董明珠独断专行,完全凌驾于董事会之上,企业风险系数历史最高。

8、董明珠接班人危机日益显现。朱江洪之后有董明珠,董明珠之后有谁?“后董明珠时代”的格力怎么办?凡此种种,令人担心。

由此可见,格力患的是综合症。眼前依旧靓丽的业绩,实际上是朱江洪时代给格力留下的遗产。

从目前态势看,要格力停下价格战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则有2015年1600亿元目标压头,二则巨量的经销商库存亟待消化。

“树欲静而风不止”。目前看,其他空调企业只有被动应战,别无选择。

非常时期的美的企业战略引发了我们关注。

和董刚好相反,近半年来,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方洪波不断对外传递忧患意识。

2014年12月26日,在美的集团经营管理年会上,方洪波直接表达了他对当年美的整体表现“不满意”,要求管理层认真检讨“为什么我们没有做到更好”。

在3月11日的上海家博会论坛上,方洪波谈的依然是问题而不是成绩。他说,当前美的面临三大难题亟待破解:1、如何从低成本竞争转向新的竞争驱动?2、如何融入移动互联网时代?3、如何走向全球化经营?“回答不好这三个问题,一切都是空谈”。

据说,早在2014年9月,从IFA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回来之后,方洪波就坐不住了,他说,看了IFA展,最大的体会是中国家电与世界标杆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欧美等主流市场进不去、高端产品做不了、核心技术能力缺失、国际化程度低、OEM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如果这样,不出5年,整个中国家电将被边缘化,我们更将没有资源进行精益制造、研发创新、产品提升等方面的投入,会进一步导致恶性循环。”

方洪波的思考是,美的要做一个跟上时代的新公司,“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点点变化,而是从品牌传播,到产品企划、消费者研究、生产制造、渠道模式、企业文化、分配机制、思维模式等都要改变。美的要来一次新的阵痛,才能深化转型。”

对策是加大技术和产品创新投入,“这是面向未来必须要做的头等大事。”

为此,未来三年美的将投入不少于150亿元用于研发,除加快总部中央研究院及上海分院建设之外,还要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设立海外技术中心。

美的集团创新体系架构,由集团中央研究院、智慧家居研究院及各事业部的研发团队两个层面组成。集团中央研究院定位于三年以上中长期基础性、颠覆性、共性技术研究。已经建立上海、日本研发分部,美国分布在筹建中。各事业部研发部门负责制定三年内具体产品研发规划和实施。

有细心的记者发现,近年来,方洪波白发明显增加。方洪波强烈的忧患意识让人想起任正非和比尔.盖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习惯看到企业不足的领导人,和一个张嘴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的人,谁更可怕?

“2015年将是空调行业十年来最艰难的一年”,某著名空调企业副总裁如此说。

更多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整体放缓,空调行业正在从“增量竞争”变成“存量竞争”。

在对手犯错误的时候最容易实现超越。据悉,美的内部普遍认为目前是实现反超对手的最佳时期。

有趣的是,董明珠坚定地认为格力没有对手,“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

事实上,随着格力进入的领域越来越多,再把格力视为“专业空调制造商”已经与事实不符。没有人可以替代董明珠决定格力不能做手机和汽车,问题在于,当格力决定进入完全陌生且毫无积累的行业时,有多少理性成分?格力会不会因此而弱化其空调竞争力?当年春兰率意多元化导致企业一落千丈可谓殷鉴不远。

令人遗憾的是,董明珠早已听不进理性建言,她似乎更享受任性决策的快感,而且根本停不下来。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白电三巨头格局:三年前,格力最可怕,美的次之,海尔居三;三年后,海尔最可怕,美的次之,格力问题最严重。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尚待时间来验证,但越来越多人认为,格力这个曾经的“中国制造”的标杆企业,正在偏离正常运行轨道。

上海家博会折射出某种信息,海尔庞大的智能产品展示令人印象深刻,某同行企业老总看了后对身边的人说“压力很大”。海尔多年来致力于管理模式变革,现正在结出硕果。相反,格力的产品展示基本上没有太大新意。

现在,人们越来越担心:价格战这么打下去,空调行业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彩电行业”?

“几家欢乐几家愁”,我相信能熬过2015年的空调企业,未来无疑更抗跌。

就在我即将完成本稿的当日深夜21:35分,美的集团(000333)发布2014年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总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44%,每股收益2.49元,同比增长44%;年度利润分配每10股派现10元。

净利符合我于2014年中做出的预测(在100亿元—110亿元之间),营收略低于我当时的预测(1450亿元左右)。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刘步尘
资深新闻人
132248
关注
194
文章
918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