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剔除“耐心” 欧宽松吸引资金
美元指数在上周持续升值,并触发资金流向上的一次重大转向。美股连日下挫,欧洲股市上扬,今年来已经升起15%,日经225也重见阔别13年的19000点,中国股市亦有斩获。在欧洲央行QE刺激下,德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一周内骤降15点至历史新低的0.25%,北部工业国和南部重债国利率也有类似的表现,不少短期利率进入负值。受欧洲资金的刺激以及较弱的零售数据影响,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也下降12点至2.12%。本周势如破竹的非美元莫属,冲破100点,升值2.7%,乃十二年新高。受制于强势美元,石油价格连跌五日,大宗商品失色,黄金辗转下挫。
美国联储将在3月18日开会,以目前的经济数据和最近联储官员的讲话来看,在会后声明中剔除“can be patient”(会有耐心)字眼的可能性极高,为启动加息做准备。此字眼消失后最快三个月内加息,但是都可以在更长时间内出手。美国货币当局估计强调决策取决于数据,尤其是中期通胀趋势,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察联储的前瞻性指引和对通货膨胀表述字眼上的变化。联储加息决策,一定以美国国内经济形势(特别是工资上涨可能带动的中期物价上移)为依据,不过亦会受到海外经济形势和美元升势的影响。笔者在现阶段的经济形势之下,仍然相信美国六月份启动加息的机会最大,随后的加息力度与时机取决于经济数据的变化。
“德拉吉效应”在发酵。受欧洲QE的刺激,今年以来大约356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欧洲,同期336亿流出美国(EPFR统计),预计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趋势仍会持续。欧洲央行的QE对实体经济的帮助如何,取决于银行的贷款意愿,目前看来并不乐观。QE对欧元资产价格的影响如何,取决于金融机构拆借零息资金炒作股债的意愿,看来各路炒家在争强斗狠。笔者的看法是欧洲QE如同之前的美国和日本QE,对资本市场的拉动可能更大。欧洲QE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欧洲没有美国和日本那样的财政赤字,没有大量的新债券释出,令欧洲央行的债券购买如同黑洞般吞噬现有的债券,造成债市供需的严重失衡,国债利率迅速栽入负值,并将此反映在银行间拆借利率上,市场资金成本随之下降到超低的水平。在这个意义上,欧洲QE比美国QE令炒家更爽。但是银行会不会因此而降低借贷利率并热衷于贷款,则是未知数。
本周焦点在联储会议,重点不在利率变化,而在会后声明中对今后政策走向的暗示。由于市场对首次加息时机看法分歧,联储的言辞对金融价格走势以及资金流向可能构成冲击。汇率预期仍是市场的轴心。在美国,极端气候对经济数据的影响犹存,新屋开工和零售数据估计不佳,费城联储商业指数则料明显反弹。在欧洲,英国的预算案重政治成分更大,对经济影响不大。英格兰银行会议纪要应该呈现同上次一样的投票格局,该国失业率进一步降至5.5%。德国ZEW估计大升,欧洲央行的经济评估趋向正面。在亚太区,日本央行例会上,预计没有实质性政策变化。新西兰GFP增长没有意外。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