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服务业的崛起与机会

分享到:
20 陶冬 • 2014-12-31 11:46:08  来源:新浪博客 E388G0

在2013年,中国经济出现又一项重要的突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7%,自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44%),成为经济最大的支柱和增长的最大动力。?

近年中国经济的一大特点是制造业举步维艰,服务业却欣欣向荣。成本上涨、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令制造业一蹶不振;尽管政府连年推出财政刺激政策,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拉高制造业需求,却无助于改善有机的内在需求与动力。制造业不景,令PMI沉浮于50点荣枯线上下。

同时,服务业似乎没有太受到制造业下行周期的影响,需求与供应两旺。服务业走好的最大经济数据表现在就业市场,就业和工资并没有因为制造业不景而大幅衰退,这正是中国政府面对经济下行风险沉着不慌的底气所在。?在过去8年,一线城市房价平均上涨2.4倍,同期民间医疗服务收入增长4倍,电影票房收入增长 8倍。

近来海外医疗设备商反映医疗器械订单旺畅,其背后是政府在私人行医上放松监管,每家新开的体检中心、诊所都需要医疗设备。5年前很难想象中国人掏腰包看好莱坞大片,因为影院隔壁就有卖盗版光碟的,5元一张。今天的年轻人不仅看,还进场后买玉米花。类似的服务业故事其实很多,看看理财产品、教育产品、通讯产品、网游产品,多数真的比制造业产品好卖。

不知不觉间,中国经济转型的雏形已经在成形中,那些行业未必能够搭救本次经济周期的下行风险、违约风险,但却是下一个周期的增长动力所在,就业源泉所在,是股市新星升起的地方。?

服务业的崛起与机会

理论上,服务业的生产力增长速度比不上制造业。一位做袜子的女工,跳槽到富士康,便与世界级的生产力和市场开发能力结合;富士康和苹果签订iPhone合同,她便与乔布斯的创新能力结合。这位女工的生产效率和为股东提供增值的能力,因此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提高。一位进入餐厅打工的女工,双手只能端两个盘子,熟练之后也许可以端4个盘子,但是绝对无法端24只盘子,这是服务业生产力提高的局限。当然,高端服务业的生产力提高可能不受人头限制,不过中国需要制造出乔布斯一类的人才。?

尽管服务业长远来看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不如制造业,近期仍有两个唾手可得的机会。首先,制度上的突破。例如中国高增值服务业,受到监管和国企垄断的限制,一旦制度上有所突破,短期生产力的提高可能惊人。金融业开放和扩容,带来金融业及金融产品的一次跳跃性增长机遇,这个过程充满风险,却也是释放生产力的窗口期。其次,营销模式上的改变。例如电子商务改变了整个商业营销的模式,降低了单位销售成本,直接提高了生产和盈利效率。?

中国经济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到,但是如何把握这个趋势为投资所用,却很考功夫。洋快餐如今在国人中的人气明显下降,但是洋咖啡却卖得风风火火。问问年轻一代为什么愿意花36元买一杯咖啡,答之曰“这是生活方式”。消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口味的变化、趋势的变化,这些必须做功课。

?中国现在每年进行体检、洗牙的人口已经突破400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该行业已经起步。不过还有13亿人口没有定期体检、洗牙,这是笔者认为机会所在。在这里笔者不是鼓吹投资医疗业,而是抛砖引玉,希望读者可以在经济大转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

这是一个大时代,有大机会,但是必须做好功课。

本文来源新浪博客,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服务业 机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陶冬
瑞信的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
121963
关注
63
文章
23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