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跌的国家政治与经济学报告(上) ——基于全球第一能源大国改朝换代 全球市场争霸核裂变
(Ⅱ)背景:2014全球最后的动作
产油国会议谈判以僵局而告终。
11月26日,全球油价再下跌每桶逾1美元,这是各方缺乏共识导致石油市场出现抛售,洲际交易所(ICE) 1月交货的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在此次会前有所上涨,但在会后又下跌了1.35美元,跌至每桶78.33美元。
此前一些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在一次会议上未能就如何应对不断增长的供应过剩达成一致。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以及非欧佩克产油国俄罗斯和墨西哥的石油部长之间的谈判以僵局告终。俄罗斯国有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首席执行官伊戈尔•谢钦(Igor Sechin)表示,目前的价格水平不算“危急”。
举行此次谈判的大背景是,原油价格自6月以来累计下跌了30%,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文简称“欧佩克”)成员国的代表已汇聚维也纳,准备在明日举行一个重要会议。造成供应过剩的原因包括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猛增,欧佩克供应量高于预期,以及全球需求疲软。这次会议被广泛视为这个产油国卡特尔自金融危机以来最重要的会议,对于欧佩克会不会同意减产,如果减产的话,减产多少以及在什么时间段减产,各方观点分歧。
此轮油价暴跌已导致各家能源公司的计划陷入混乱,并给俄罗斯这样的石油出口大国带来重创。但它也给石油消费国(包括美国)带来一个提振;美国昨日宣布,该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高于此前的测算。一些人曾希望,让俄罗斯这样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参加维也纳会议将有助于稳定价格。但也有人质疑这样的期待有多现实。
委内瑞拉外长和欧佩克代表拉斐尔•拉米雷斯(Rafael Ramirez)表示,11月26日会议的参与者能够达成一致的只是低于80美元的油价“不好”,而他们将在三个月后再次开会。“如果我们能够达成协议,那将是在欧佩克内部。”
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之间的会议,只是明日欧佩克会议前夕各方穿梭外交的最新例证。委内瑞拉和伊朗等欧佩克成员国需要更高的油价才能平衡预算,加强各自的短期财政状况;这些国家殷切希望欧佩克通过减产来遏止油价进一步下跌。石油收入占委内瑞拉硬通货收入的95%以上,该国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Nicolás Maduro)上周表示,由于原油价格下跌,国家的石油收入已减少35%。
但是,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产油国对于油价下跌比较放松。沙特石油部长阿里•纳伊米(Ali al-Naimi。沙特是全球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回击了有关减产前景的问题。在被问及他是否认为本周的会议将会出现棘手局面时,他回答说:“不——为什么?”他补充说:“这并不是第一次市场供过于求”。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演变大体分为5个阶段(表3)。
相关文章: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