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别把“人没了要房干嘛”不当回事
当牙医说:就没有拔不了的牙;当水稻专家说:就没有打不破的高产记录;当互联网工程师说:就没有封顶的网速;您最好不要以为真正的经济学家也会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虽然拍脑袋做学问的经济学家大有人在,但真正的经济学家总是信任基于事实正确的逻辑正确。
相信有许多人会质疑我在前一篇文章“楼市还有两大利空”里说的“人没了,还要房子干嘛”这句话。而质疑的焦点是不相信本世纪末中国人口比现在减少60%。
我现在就把情况说给您,由您自己来做出判断,只消您一会儿的时间。
21世纪中国人口预测有五个方案,即高、中高、中、中低、低。是20年前封案的。结果,2000年一上来的实际值高于所有方案的预测值,连低方案都高出0.44%,给人的感觉是都低估了。可是,2003年情况开始大逆转。当年统计数据显示,低方案的总人口预测值高于实际值0.02%,其他方案就更别说了。
到了2010年,低方案预测值比实际值领先的幅度居然扩大到0.14%。千万别小瞧了人口趋势中这看似小小的变化,其长期的线性变化是很可观的。大家要知道,这一年可是“80后”(确切地说应该是“85后”)育龄妇女正常情况下的生育高峰。到了2013年,虽然低方案预测值对实际值的领先幅度缩小到0.05%,但情况似乎是变得更糟了。为什么这样讲呢?
一点都不复杂。人口学告诉我们,这意味着“80后”育龄妇女普遍推迟了生育年龄,在这一年集中生育。预计今年还是这种情况。推迟生育意味着什么呢?当然是下一代的生育年龄也会推迟,再推迟下去,三个代系的正常生育时段的新生儿数量必然明显减少。您说哪个方案最符合实际?当然是低方案喽。可低方案2100年的人口预测值只有5.56亿人。
我们这里等于是对21世纪人口预测方案做了一个简单的符合性测试。真正的符合性测试较为复杂,但结论基本是一样的。经济学也好,人口学也罢,都不是靠拍脑袋得出结论的。所以呀,我不仅可以说实现低方案的可能性最大,也可以说尚无理由改变这一判断,甚至可以说这一判断还存在着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
我曾对韩国人说,你们的女性生育年龄推迟到33-38岁,照此下去,韩国的经济就要完蛋了。他们回复:极是,可当时我心里想了,世界上最没资格跟你们说这些话的就是中国人,只是没说出口而已。
我还曾经向年长的韩国女性询问过韩国政府出钱鼓励生育政策的执行效果,得到的回答是,钱太少了,没听说人们为了这个多生或早生孩子。韩国的婆婆或同一年龄段的母亲们都快为何时才能抱孙子的事急死了。那么,中国政府会、何时会以及何等力度推出与韩国类似的鼓励生育政策呢?至少现在看是非常没谱的事。
所以,当我说出“人没了,还要房子干嘛”的时候,您还真别不当回事儿。您看过高收入国家一些市政当局为是否拆除空屋而大伤脑筋的报道吗?我们这一代不时有人跳出来骄傲地说:你发达国家经历的好事,我们也经历了,甚至现在日子过得并不比你们差。那么坏事呢,我们会不会也要经历呢?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