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西南地震频发的几个疑点

分享到:
20 商寅泉 • 2014-10-15 11:45:08  来源:新浪博客 E227G0

继8月3日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刚刚过去两月有余,10月7日普洱市景谷傣族自治县又发生6.6级地震。中国西南今年地震频繁,以至人们在听到西南地震以后都已经有些漠然。地震在中国,已经成为“新常态”了吗?

西南地震频发的几个疑点

关于西南地震,有这样几个疑点需引起我们的注意。

其一,今年是否已进入地质活跃期。昭通地震和景谷地震后,面对质疑,都有专家表示,2014年是地壳比较活跃的时期,而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板块交界地带,因此地震较多。如果这个说法成立,这应该是规律可循的一种运动,因为地壳运动的周期,总有一个大致的循环往复的时间。而中国的地震研究机构,在此之前并没有对社会提交这种规律将于今年出现的报告,相信对中央政府及决策部门也没有相应的研究报告。云南的几次地震,尤其是8月份的昭通地震,伤亡人数较多,这是否在提示我们,关于地震的研究与预测,我们还应该做一些更为主动的工作呢?

其二,小震不断,是否预示着大震的到来呢?自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以后,人们对地震的发生好像越来越漠然了,已经全然没有十几年前或几十年前听到地震以后的震惊与同情了,地震成了普普通通的一条新闻。没有人谈论,没有人关注,除了我们能从新闻中看一看武警送水的镜头,地震好像就不算一件事了。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应该警惕大震的突发。从1966年3月8日邢台大地震到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再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事后研究发现,都不是没有预兆。在这一点上,观察中小地震,立足于预防大震,是应该做的功课。

其三,从西南地震频发反思我们的经济活动。自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的这6年中,西南发生地震的次数较以往历史,增加了不少。这是不是正常现象,有待于地震研究方面的专家给予回答。也就是,我们的经济活动是否对地震灾害有所诱发?如果是,那么未来几年的大致情形应该是怎样,地震的专业部门本着尊重科学的态度,应该有一个哪怕是笼统的对社会对公众的告知。如果不是,那就应该对这几年地震频率加快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以便能够让决策部门和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能够更好地加以预防。及早避祸总比那些事后忙着抗震救灾要好得多。

西南地震频发,我们除了对受灾民众送上我们的慰问与祝福外,我们更希望科学再发达一些,以便能够实现尽可能的准确预测,我们更希望专业人员再投入一些,以便在地震、人类活动、自然规律之间找到可控的手段。

本文来源新浪博客,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地震 地震频发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商寅泉
中国产经新闻报副总编
26184
关注
4
文章
1101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