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企成亏损重灾区 经营能力堪忧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达到56.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1。100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数量稳居世界第二。
然而,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却惨不忍睹:500家企业平均收入利润率为4.24%,资产利润率为1.36%,均已连续三年下降﹔141家企业利润出现负增长,118家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同期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3.3%,41家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负数﹔亏损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9家,比去年增加3家。
中国国企成亏损重灾区
与美国相比,我国企业500强营收利润率还不到美国企业500强的一半。更令人忧虑的是,近三年美国大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而我国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却连续三年下滑,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对这一现象必须警惕,不少企业看起来块头不小,实则弱不禁风,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盈利能力就会每况愈下。近年来我国大企业的发展多是靠资源红利、人口红利或政策红利驱动,或简单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产能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有关部门应认识到,企业要做大,更要做强做优,关键是要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资源分配能力和品牌技术创新能力。
国有大企业绩效恶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已成为亏损的“重灾区”。201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500强企业中共有43家亏损企业,其中42家为国有企业。300家国有企业的亏损面高达14%,42家企业合计亏损726.6亿元,其中10家中央国有企业共亏损385.7亿元﹔200家民营企业仅有1家亏损,且亏损额大幅减少,只有5000万元。
在《财富》杂志公布的亏损最多的50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企业以16家“独占鳌头”,且无一例外是国有企业,其中仅中铁物资一家企业就亏损12.6亿美元。
世界级跨国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产品、品牌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当前我国很多企业虽然规模庞大,但很少有拿得出手的“杀手锏”。
以品牌建设为例,《福布斯》杂志近期发布的2013全球品牌100强和国际品牌集团发布的《2013年度全球最有价值品牌年度报告》中都没有中国品牌。
从创新能力建设来看,我国大企业同样相形见绌:2014中国企业500强平均研发强度只有1.25%,连续三年下降﹔研发强度超过5%的只有13家、超过10%的仅3家。在汤姆森路透评选的“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上,已连续三年没有中国企业上榜。
一般来说,当研发强度达到2%时企业才能勉强生存,达到5%以上的企业才具有竞争力,但入围世界500强的92家中国内地企业平均研发强度仅为1.16%,同比明显下降。这说明我国大企业对创新投入的重视明显不足,有的企业甚至将创新投入当作利润的调节器,这种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