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公里怎么走

分享到:
20 连平 • 2014-09-03 17:25:58  来源:新浪博客 E682G0

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制约因素

存款利率市场化是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却偏偏遇上了存款市场供求关系趋势性偏紧的格局。存款利率市场化2004年后八年内一直没有举动, 2012年上浮10%之后,存款市场利率马上上浮到顶,说明当时的存款供求关系偏紧。相比2012年,我认为目前的状况似乎更为严峻。2013年以来,贷款的增速和存款的增速差距开始扩大,存款增速明显慢于贷款。2013年6月末人民币存款增速为14.3%,12月末降为13.8%。2014年6月末进一步降至12.6%,7月末更降至10.9%。而同期人民币贷款的增速相应为14.2%、14.1%、14%和13.4%。2014年7月贷款数据有些异动,8月后应该回归相对正常的增速。以上这组数据清晰地表明,在贷款增速相对平稳的同时,存款增速则在持续快速下滑。这还只是从央行的统计数据来看的,还有必要撇开统计数字来看实际情况。官方的统计数据是时点数,即月末、季末的数据。贷款数据基本上是实在的,但存款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冲时点的影响。不少金融机构月末存款大增,月初大量减少。这是银行的存款吗?在这个时间点上反映在银行账上是存款,但在另外较多的时间里,这些资金却成为同业存款。这就是说总有一块资金总在一般性存款和同业存款之间来回的流动。据估算,目前近14万亿银行理财产品中的大约三分之一即属于这类资金。而且这个滚动的雪球似乎是越来越大。这说明当下市场存款供求关系是越来越紧。在制度框架不变的情况下,若此时把113万亿存款利率全部放开,市场竞争就会迅速发展,甚至于白热化。哪家银行提供的利率比较高自然会吸引存款,激烈竞争之下市场定价就迅速上升。而存款利率大幅抬高后必然给贷款利率带来上升压力。而贷款需求在中国具有明显的刚性,在银行负债成本大幅上升的推动下贷款利率通常也会上升,从而将其影响波及实体经济。

从当前总体运行趋势来看,一般性存款的增速未来还有继续下降的可能。究其原因,我认为来自市场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金融产品创新。突出的表现是市场推出大量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存款的理财产品,持续分流了银行的存款。如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通常在4%以上,而一年期存款利率则只有3%多一点。企业、个人大额存单的推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理财产品有替代作用,但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分流银行存款的趋势。二是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市场运用互联网工具和大数据工具开发软件,目标都盯着银行的存款。很多产品创新其实都是截流银行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是银行不可多得的负债,成本很低,利率只有0.35%。而所谓的创新是用一个软件将资金聚集起来开展投资,通常有3%以上的回报,又没有一点风险,存款人何乐而不为呢?目前,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甚至银联都在开发诸如此类的产品。

除了上述市场因素之外,还有两项重要的制度性安排也实质性地影响了存款市场的供求关系,即存贷比考核和存款准备金率。在贷款刚性增长、存款增速持续放缓而市场资金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存贷比考核使得银行对存款这类负债存在着较大的需求,有时甚至是饥渴,从而推高存款价格;存款准备金率高企则导致银行吸收存款的实际效果明显减弱,从而使得银行持续存在进一步吸收存款的冲动。

本文来源新浪博客,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77714
关注
27
文章
2437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