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抓住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商机!

分享到:
20 余丰慧 • 2014-08-29 09:12:33  来源:新浪博客 E478G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助力医改、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引起笔者最为关注的是,会议认为,深化医改要政府和市场“两手并用”。这标志着中国医改的新脉络渐渐清晰了,即:在欧美两大医保模式中,中国将选择更加接近于美国的模式。

在美国,医疗保健业实行的一直是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态度。这种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许多疾病包括传染病被根除;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均寿命提高较快;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此衍生出经济上的成就是,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近年来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主要有三个特征:高收入弹性、快速的技术进步、消费者承担的费用日趋减少。

美国医疗保健业显示出很高的收入弹性。这说明当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对长寿和舒适的生活的要求在不断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收入弹性的产品会增大消费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与高收入弹性相伴随的是20世纪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比如,生物医疗知识基本研究的进步等等。新技术导致产品发明,而发明又创造了新产品或改进了旧产品,开辟了新市场,对经济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

医疗保健的第三个特征是整个产业快速增长而消费者的负担却不断减少。在1960年,大部分医疗保健费用都直接由消费者承担;到1997年,消费者只需要直接负担医疗费用的20%。实际上,就医疗费用而言,政府和HMO(保健组织)等其他第三方机构承担了医疗费用的95%,消费者只需负担5%。医疗负担成本压力的减轻,使得百姓用于享受产品的消费大大提升,从而对经济增长形成了根本性拉动力。

政府和市场“两手并用”的医疗体制,又会大幅度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也给商业保险企业等社会资本提供了难得机会。减轻了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商业机会的挤出效应。

因此,政府和市场“两手并用”的医疗体系是一举多得多赢的。从目前的经济增长状况、全民医疗保健情况看,这不正是中国所急需的吗?

1999年美国医疗保健费用占GDP比重为15%。中国如果达到美国15年前的水平,医疗保健费用每年将接近10万亿元。《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这也仅仅相当于美国1999年的水平。同时,中国目前商业保险水平低、规模小。这个蛋糕的潜力非常之大。

中国最大的国情究竟是什么呢?是13亿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脱离这个国情,一切研究都将失去根基,与世界各国比较都不具可比性。这个最大国情摆在中国面前最急迫、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已经迎面而来,那就是人口老龄社会大踏步到来。人口老龄化给大健康产业提供了难得机会。同时,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给大健康产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健康不止是制药这一个环节,也包含围绕大健康的一系列产业比如教育培训、研发、制造、流通、物流,还包括医药的应用、医疗,以及养老和围绕整个产业链的金融支付。

围绕大健康,开发长期护理商业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执业保险。这块健康金融蛋糕非常之大。

各类资本包括民间资本以及其他个人投资者,无论是对健康产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还是直接在二级市场投资大健康概念股,都应该有非常强的成长性。投资者应该紧紧抓住这个商业机会。

本文来源新浪博客,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余丰慧
经济学家、著名财经评论家
332947
关注
115
文章
57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