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市场无法解决电动车发展
相关政策建议
电动汽车产业是挑战,更是一个机遇。如果政府能够尽早重视并相应投入,通过政策支持提高企业的生产动力,将有可能在迅速兴起的电动汽车科技领域,拥有一席之地。目前,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应该集中反映在行业标准、充电基础设施和经济性。政府显然可以做很多,比较重要的应该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应该是电池容量和充电形式,都与充电站相关。事实上我国电动汽车已经推广了许多年,但一直发展缓慢,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动汽车“量”的问题。尽管政府对电动汽车采取较大补贴,但是电动汽车量还很微小,做充电站就不赚钱,没有便利的充电设施,老百姓买电动汽车的积极性就很低。没有车建充换电设施的人就要赔本,有车没有设施也肯定不行,先有车还是先有充换电设施,这个电动汽车和充电站发展存在的“鸡和蛋”问题单单靠市场无法解决。因此要想加快电动汽车发展,需要政府有相应的政策设计和支持引导,来打破这个死循环。显然,充电设施发展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够的,政府需要在充电设施发展中起很大作用。尤其在电动汽车发展的初始阶段,政府的参与是必须的。基于电动汽车发展的“鸡和蛋”问题,政府必须从电动车和充电站两个点同时做,把电动车的“量”给逼出来,等电动车的量大了,再通过市场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如说北京汽车摇号,电动汽车不需要摇号,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倒逼机制。另一个点是充电设施,政府也需要把充电桩的“量”逼出来,具体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投资者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总的来说,政府应该支持和引导企业研究如何通过优化充电基站的布局,来弥补目前电池的不足,包含选择充电基站的分布和建设,以及如何大规模地进行充电站商业运营,鼓励大家全面积极参与电动汽车产业及充电站建设,为电动汽车产业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和速度。
第二,我国要成为电动汽车产业技术突破的国家,首先需要尽快研究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统一标准设计是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的前提,一开始就把这个事情做好,除了今后发展可以少走弯路,也可以节省成本。其次,政府除了补贴投入,还应该注重电动汽车产业的研发环节,为新技术开发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保障。这需要政府研究配套政策,包括为新技术的开发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鼓励人才和资本向电动汽车产业流动。再次,还应进一步制定引导新技术、新模式开发的融资政策,为电动汽车产业创造便利的融资条件。
第三,政府应该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有序发展。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建设一般分3个环节:研发、汽车制造和利用(包括充电基站)。地方政府的努力基本上都放在电动汽车设备制造,他们希望通过发展电动汽车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在没有相应的研发和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这种努力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还可能造成电动汽车产能过剩。因此,政府对于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应该主要注意产业链的两个端点:即研发和利用,尤其是先考虑发展充电设施,这是让电动汽车尽快动起来的重要一环。
结论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能源安全、资源稀缺和环境保护的多重约束。配合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是多重约束下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对于我国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保障能源安全的石油替代,领先新能源产业革命,应对气候和解决城市污染。其中,保障能源安全的石油替代是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领先新能源产业发展是重要机遇,应对气候和解决城市污染则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契机。
雾霾治理是典型的外部性问题,而保障中国的能源(石油)安全,对石油进行替代,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也是外部性问题。市场机制难以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需要在电动汽车发展中起作用。现实中我们看到即使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美国,很多充电设施也都是政府补贴的。所以在电动汽车发展的初始阶段,政府参与是必须的。政府应该鼓励所有的投资者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民营可以做加油站,当然也可以做充电站,关键是得有钱赚。而且许多行业做电动车充电设施既有优势又有动力。比如中石油、中石化有加油站,其布点优势很强;汽车企业想卖车,应该有很大动力,比如说特斯拉在美国就做了充电设施,所以汽车企业应该也是今后充电设施很重要的一股力量。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