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城市的房价调整压力更大
三、四城市房价调整压力较大,是现在认可程度较高的看法,但没有作过充分论证,这些城市商品房过剩更严重也没有具体数据提供支撑,因此实际情况很可能不是这样,房价调整压力大的城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经济发展严重受阻的城市,特别是那些前几年发展很快、而现在又很差的城市,若导致常住人口下降,则更危险。那些产业结构单一的资源类城市可能性较大。前些年,资源价格大涨,经济发展很好,房地产业很兴旺,房价直线往上窜,但现在资源价格转跌、需求减弱,经济陷入了困境,房地产业也跟着遭殃。
二是房价严重过高的城市,就是那些房价上涨远超收入增长、累计涨幅很大、房价收入比很高的城市。这类城市的房价或许仍处在强势之中,调整压力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出来,但一旦转跌,下跌的压力就会特别大,下跌空间要比那些没有涨或涨幅小的城市大很多。此类现象常在股市中发生。在股市的上涨阶段,某些板块会持续上涨,形成强者恒强,什么市盈率、市净率都不管用,只有市梦率最管用,并且这个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但到了下跌阶段,这些板块也会跌得特别狠,成为绞肉机,而那些价值低估的板块则会比较稳定。虽然房地市场与股市不完全一样,但在这一点上还是相通的。假如房市果真崩盘,曾经火爆的一、二线城市不会比三、四城市更好,而只会跌幅更大,依据拐点前的情况外推拐点后情况只能得出谎缪的结论。虽然从目前情况看,有的三、四线城市出现了严重过剩和房价大跌,甚至出现了空城和鬼城,但三、四城市众多,几个城市严重过剩不能说明总体情况。三、四城市有房价疯涨的,但更多的是涨幅一般;有严重过剩的,但不是普遍现象。房地产泡沫是在房价不断上升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投资投机规模也是随房价上涨而增大,盲目扩张也是要靠房价上涨来推动,而三、四线城市在房价上涨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并且经济发展状况也是一线城市稍差一些,因此三、四线城市调整压力更大的说法论据不足。要搞清三、四线城市情况,最好是逐一进行分析,如果因工作量很大而做不到,那么应是随机抽取部分城市进行分析,而不能拿几个严重过剩的城市来说事。
三是地方财政高度依赖于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的城市。一旦房地产市场转弱,这些城市就会陷入财政困难。为了维持财政的正常运行,地方政府很可能会无奈地选择降价转让土地使用权,兴润置业的破产就与此有关。地方政府债务有可能出现违约,作为抵押物的土地将会被强制拍卖,不仅会带动地价下跌,还会带动土地供应增加。没有外部力量的援助,这些城市会陷入财政困难、地价下降、房市萧条、经济下滑的恶性循环。
四是供给严重过剩的城市。这是我国特有的现象,理性的房地产企业不可能干这种事,但追求一时政绩的政府会干。比如制订一个宏伟的规划,然后以行政手段加经济手段推动建设,规划实现了,但没有需求,害苦了大批企业。这样的城市,虽然我没见过,但听人介绍过,领导还高升了。
如果以上几个因素出现叠加效应,那危险就更大。若同时具备四个特征,那就完了。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