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再临十字路口
南宁在房管局网站上的限购放松短文,铜陵的公积金贷款放宽尺度公文,再到宁波悄然放松的购房资格。近期的房地产新闻不该作为一个个案进行解读,相反,我们看到地方政府频频推出救市政策的背景,实际上像极了08年次贷危机之后曾经一度风雨飘摇的楼市。
特别是此次铜陵放宽的限购条令。从公积金贷款比例到二套房公积金购置的适用人群。铜陵此次的尺度并不算小。实际上我们看到历次房地产进入萎缩周期,都会有一批地方政府跳出来尝试着摸清中央的底线,早些时候,2012年2月,芜湖新政,给自住型普通住宅的契税补贴惠及二套房,步子太大扯了蛋,被中央火速叫停。再往前一点,2011年10月,佛山发文松绑限购,更是当天晚上就迅速宣告破产。
对比前几次的尝试,此次铜陵的批文颇具煽动力,如果说,将国家首套、二套商品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有条件的下滑能够得到中央的默许,那么毫无疑问的,地方上照猫画虎的政策会迅速形成规模。
关键问题在于,高层会不会放这个口子?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国内对于地产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了微妙的变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了房地产四个字双向调控。什么叫双向调控?其一,是与宏观经济调控类似,未来房地产调控不会消失,楼市热时泼冷水,凉时加把柴,双向运作。其二,是政府会更加注重区域分类指导,热点城市必须严调(比如一线),其他城市可保持平稳,甚至放松(比如部分三四线城市)。
这四个字实际上给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刺激思路很大解读空间。我们看近期李克强对于经济的表态——若短期刺激今后日子更难过。实际上对比此前央行的表态,以及本届政府的经济思路,可以说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未来相当的时间内都会偏于紧缩。
但是紧缩是不是没有底线呢,显然不是,政府的底线是就业,也正因此,高层才在近期不断的出台所谓的微刺激政策。
说到这里,对于房地产我们应该有一个认识,既当前的舆论环境下,在市场对于地产预期已经完全扭转之后,局部的可控范围内放松限购会不会导致地产市场的复燃?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我们认为左右市场价格的是投机资金而非刚需,那么放松限购意味着政府自身承认市场的下行,因此这种预期只会加速挤出市场水分。进一步抑制资金的炒作热情。
于此同时,开放限购引入的刚需群体会成为存量房源有力的接盘者,避免房地产行业进入不可遏止的崩盘状态。从铜陵的公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除了公积金的比例问题之外,比较重头的就是政府团购商品房,政府作为大量房源积压的接盘者,并转手作为保障性住房出售。
实际上,限购有条件的放松只要玩得好,就可以成为遏制新的增量房源同时,消化存量房源的自救措施。特别是在国内房地产企业基本上对黄金时代结束达成共识的背景下,这种前景并非不可能。
事实上考虑到目前中央对于刺激性政策的讳莫如深,如果从地方消化存量房遏制银行不良资产的角度来说,我在想有没有可能中央在“双向调控”等铺垫性政策已经做足的背景下,实际上恰恰是在等着某个地方政府“开窍”。
无论如何,过去的数年间,房地产一直是中央和老百姓最关心的经济问题之一,在连续不断的调控数年之后,可以说2014年,房地产市场和政策的制定者真正站在了十字路口,未来的两周内,将决定了更远的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方向。安徽铜陵并不是偶然,对于中国房地产产业来说,这是衰退背景下,上演的必然事件。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