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运行三大风险需警惕
强刺激政策难出台
从就业、收入、物价这些指标来看,虽然一季度的增长速度略有回落,但总体上仍在合理区间。且政府针对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已经出台了系列融合调结构和促改革的稳增长政策,目前来看,这些政策已经开始起作用,3月份一些宏观数据已经出现改善迹象。在此背景下,政府已经没有必要再采取强刺激政策来稳增长。
当然,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仍存,未来宏观调控政策仍有必要继续预调和微调,以保证全年增长目标的实现。未来可能主要通过财政政策、投资政策、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合理调节来托底经济增长,实现7.5%左右的年度增长目标,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具体判断,年内宏观调控政策预调、微调方向可能会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为切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进度会有所加快。今年政府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14年财政预算安排赤字1.35万亿元,略高于2013年的1.2万亿元的规模。但今年1-2月,我国财政收大于支7853亿元,盈余额同比大幅增加1533亿元。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1-2月份的财政政策对经济是紧缩性的。为了发挥积极财政的作用,在执行年度预算框架下,应适当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政府已经在这样做,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同比增速已经从2月份的5.3%大幅提升至18.2%。
二是为促进投资平稳增长,会继续放宽投资准入限制。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时,投资仍可能是稳增长最迅速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政府近期已经通过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批准国开行成立专营机构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政策措施来稳定投资增速。目前制约投资增长的主要是资金来源问题,为不导致地方债务问题进一步恶化,在资金来源上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投资准入是合理的政策选择。未来政府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多投资领域,释放民间资本的投资潜力。
三是货币政策会保持稳健中性,避免偏紧。仍将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为避免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过快,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并灵活使用再贷款、再贴现、SLO和SLF、定向央票等定向调节工具,加强对重点金融机构有针对性的调节,使市场利率水平稳中略降。
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会相对谨慎。目前贷款利率下限已经放开,LPR已经推出,贷款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市场化,降低贷款基准利率的意义已经不大。同时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也受到金融脱媒、存款利率上升压力较大的制约。在新的利率传导机制形成以前,央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会比较审慎。在外汇占款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为缓解存款增长趋势性放缓压力、维持利率市场基本稳定及保持信贷平稳增长,在必要时仍有小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2次,每次0.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