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质量继续下行 行业整体风险可控
一、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较快增长
2013年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持续了9个季度的增长态势,达到5921亿元,较年初上升992亿元;同比增速20.13%,较去年年末高4.94个百分点,较三季度高2.42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较上季度增长3个基点,较去年年底增长5个基点,四季度不良贷款率上升较快,显示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

从不同类型银行结构上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全年不良贷款率增速平稳。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先降后升,外资银行先升后降,但两者由于信贷规模较小对商业银行整体的影响有限。四季度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较上季度增长2个基点,比去年同期多增1个基点。大型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约占社会信贷总供给的一半左右,其资产质量的波动对商业银行整体影响很大。
受不良贷款较快增长影响,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下行压力加大。2013年,虽然商业银行盈利增速有所放缓,但在不良贷款形势不容乐观的压力下,仍继续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全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额增加2176亿元,至16740亿元,但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未能同步上升,年末拨备覆盖率由年初的295%小幅下降至282.70%。
资产质量继续下行

信贷增速减缓,稀释作用减弱。201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6.63万亿元,增长13.88%,增速较去年末降低1.75个百分点。四季度本外币贷款新增1.64万亿元,较上季少增0.4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0.19万亿元;环比增长2.19%,增速较上季回落0.7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0.60个百分点。2013年金融机构信贷增长的显著特征是,下半年信贷增速打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增长惯性,进入低增长时期,高信贷增速对不良贷款率的稀释作用减弱。

未来不良资产下迁压力增大。从上市银行的运行情况看,上半年逾期贷款增长1167亿元,而同期不良贷款仅增长389亿元,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之间的差额已由2009年的-9亿元扩大到2103亿元,逾期贷款增长大幅高于不良贷款。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商业银行对逾期贷款的展期和重组趋于保守,而以往较严格的逾期贷款认定为不良贷款的政策有所转变,但如果未来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间差距持续扩大,则逾期贷款逐步认定为不良的压力巨大。相对而言,关注类贷款的变动趋势较为正面,上市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余额在上半年出现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和占比均出现下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余额小幅增长而占比基本持平。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