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重磅!2023年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全景图谱(附产业政策、产业链现状图谱、产业资源空间布局、产业链发展规划)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立昂微(605358);中芯国际(688981);韦尔股份(603501);卓胜微(300782);华润微(688396);澜起科技(688008);长电科技(600584);瑞芯微(603893);安路科技(688107);恒玄科技(688608);东芯股份(688110);乐鑫科技(688018);芯原股份(688521);思特威(688213);富瀚微(300613)等
本文核心数据:全国集成电路供需规模;宁波集成电路产量;宁波集成电路企业数量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及价值链分布
——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模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增长速度维持较高的水平。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的驱动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态势,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首次突破万亿元,产业销售额为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
——集成电路产业价值链分布
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中下游紧密联系。上游为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所需的自动化工具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搭建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a Chip,SoC)所需的核心功能模块半导体知识产权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IP核);其中前两者的价值分布高达80%以上;
集成电路制造环节的核心生产设备及材料;中游是IC设计厂商;集成电路的制造厂商;为芯片提供与外部器件连接并提供物理机械保护的封装和测试厂商;中游的价值链在10-25%之间。
下游应用场景十分广阔,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物联网等,价值分布在18-32%不等。
注:上述毛利率区间以行业代表性上市公司2021年毛利率填列
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环境
宁波市作为长三角重要经济城市,在集成电路的政策扶持上力度较大;2013-2021年,宁波每年均制定了集成电路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集成电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链现状图谱
——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图谱
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不断完善,其中,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下游市场环节均有企业布局:
——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地图
从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地图来看,目前宁波市各辖区均有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环节的企业分布,代表企业主要分布在鄞州区。相对而言,北仑区和慈溪市的产业链布局更完善。
——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载体图谱
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起步较早,从2000年“立立电子”6英寸单晶硅项目起步,历经二十多年培育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成电路产业基础和应用市场,拥有半导体基础材料、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涌现了中芯宁波、江丰电子、康强股份、比亚迪半导体等一批龙头企业。宁波微电子创新产业园作为宁波集成电路产业总体规划“一园三基地”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基地,成为长三角南翼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和国际重要的特种工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2021年集成电路产值同比增长32.1%
近年来,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猛。2018年,宁波市集成电路制造业相关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5亿元,同比增加7.6%,2020年宁波市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312.3亿元,同比增长12.3%。2021年,宁波集成电路已集聚成势,构建形成了芯港小镇、微电子创新产业园等集聚载体,全市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419.9亿元,同比增长32.1%。
从产量上来看,宁波市集成电路产量增长迅速。根据宁波市统计局数据,2020年宁波市集成电路产量超过20亿块,初步核算2021年超过25亿块,占浙江省集成电路产量的约15%。
——新增注册企业快速增长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近年来集成电路历年新注册企业数量也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11月9日,宁波集成电路产业相关的注册企业超4800家,其中2021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高峰,达1095家;2022年1-11月,宁波集成电路产业注册企业数量为1024家,但仍然处于高位,表明宁波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热潮未减。
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前景及规划
根据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1月印发的《宁波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十四五”期间,宁波市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展集成电路产业: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大数据招商指南(两链两图两池两库两平台两清单两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