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出炉!东部城市以其优势进一步吸引人口流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19〕24号)要求,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了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准确反映了当前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以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为目的。
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势态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为:全国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14.4350亿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13.3972亿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势态。
中国人口区域结构性失衡,东西部地区人口增加
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人口为56371.7119万人,占39.93%;中部地区人口为36469.4362万人,占25.83%;西部地区人口为38285.2295万人,占27.12%;东北地区人口为9851.4948万人,占6.98%。
从分区域看,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20个百分点。中西部人口变化相对平稳,东部和东北形成鲜明对比,人口进一步向东部发达城市群聚集,快速从收缩性城市流出。
东部发达城市吸引力较强,人口向东部城市群聚集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分别增加21709378人、10140697人、6088113人、5734388人、5341952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东部发达地区人口持续聚集,粤港澳+海西、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成为三大人口集聚区域。这三大区域经济起步早、先发优势明显,一直是人口流入较为集中的区域。因此从近几年人口迁徒趋势来看,全国人口迁移表现出了向东部城市群及中西部核心城市聚集的特征。
然而,在长期这样的人口区域分布失衡的状态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是一个好的信号。未来面对区域性经济不平衡,还需加码城市间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政策,缓解人口流出地因劳动力流出导致的经济压力,促进地区间经济增长均衡化发展。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院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数字经济行业的发展背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数字经济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数字经济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