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转型升级四步曲
2012年,普洱市供销社主动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高举合作与为农服务的大旗,做到“三个坚持”,努力成为“三个力量”,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变,从单纯的购销业务向综合经营服务转变,从单一的供销合作向多领域全面合作转变,初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供销合作社向市场经济中的供销合作社艰难而又华丽的转身。
普洱市供销合作社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以其全新的定位与崭新的机制,重返农村流通这个大舞台,不仅有效地巩固了传统优势产业,而且又大大开拓了新领域,涉足现代物流、市场建设、金融服务、幼儿教育等行业,并取得了不凡业绩,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探索转型升级的样本。
供销合作社作为国内零售网点最密集、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垄断特性的系统,是计划经济到目前为止仅剩的产物之一。随着“三农”经济的发展,广袤农村地区的商业零售市场开始培育起来,农村地区潜在的消费需求也是各大零售业巨头觊觎的目标,鉴于供销社定位村镇市场的独特之处,其前景依然被看好。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2011年我国供销社全系统累计实现销售总额68406亿元,年均增幅22%;累计实现利润731亿元,年均增幅23%;2011年所有者权益达到1928亿元,五年间增加1035亿元,相当于过去几十年的积累。2012年上半年,我国供销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11258.3亿元,同比增长29.7%;全系统企业汇总利润75.8亿元,同比增长27%。
尽管2007-2011五年间我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成绩斐然,但与国外供销社相比,仍存在总体发展还比较缓慢,整体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都不强;经营服务网络薄弱,基层组织建设欠缺,尤其是基层供销社整体弱化的状况未见明显改观;系统经营理念、人才储备有待提高;农合联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不完备,作用不明显;各区域、地区供销社发展不平衡等差距。
由此可见,转型升级是供销社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为供销合作社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为供销社转型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同时,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为供销合作社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
前瞻产业研究院供销社行业小组分析认为,未来我国供销合作社转型应当从以下四步着手。
第一,在巩固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金融、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积极进军加工制造业,进一步拓展经营服务领域,优化自身经营结构,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从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入手,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可以依托自己的主导产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场地、信息、人才等优势,与农民合作联办领办种植、养殖、加工类专业供销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十专业供销合作社十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把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
第三,供销合作社在基层拥有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在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和独特优势。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优势,积极与有关部门联合,主动为各部门特别是基层党团组织、自治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搭建平台、提供便利、做好服务,实现经济工作、社会管理与政治建设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要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创新社会管理,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促进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第四,进一步推进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加大竞争上岗、公开选拔、机关上挂下派等工作力度,加强机关、企业管理队伍人才培养机制,为全系统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