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息化行业进入壁垒正不断提高
当前,铁路运输业正处于行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铁路与民航、高速公路等各种运输方式争夺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铁路部门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加重视IT产品和技术的应用。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已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发展起步晚,面向市场和社会的信息少,铁路各个信息系统间相对分散,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而且没有把市场经营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这些都与铁路行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铁路信息化产业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9.1万公里,增加4986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铁投入运营里程达8358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高居世界第一,也是全世界高铁建设增长最快的国家。
同时,中国铁路的复线率和电气化率不断提高,2010年底,中国铁路复线里程3.73万公里,复线率达41%,同比上升2.2%,电气化里程4.2万公里,比上年增加6000公里,电气化率达到46%,同比上升4.3%。
根据相关规划,到201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预计达到12万公里以上,“四纵四横”高铁路网主骨架及与主骨架连接的高铁、城际高铁建设将加速推进,新建和改造铁路客站1015座,大规模铁路建设将持续;城市轨道交通到2020年新增营业里程6560公里,成为大规模铁路建设之后新的投资热点;到2016年我国将新建轨道交通线路89条,总建设里程为2500公里,投资规模达9937.3亿元。这都将为国内基建建设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铁路信息化产业链主要包括站前工程、站后工程和车辆等。近两年是新线建设高峰,2013年后规划线路减少,基建投资开始下降。随后将迎来站后工程建设高峰,逐步从基建转向设备和车辆投资。
站后工程一般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0%-20%。随着铁路的提速、高铁的大规模建设,对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不断提升,站后工程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于整个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营、管理以及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中国铁路信息化的投资规模近几年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最近两年的增长率更达到30%以上。2010年全国铁路信息化投资150亿元。2011年将近200亿元,预计2015年将超过30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5%;“十二五”期间铁路行业信息化投资总额将达到1400亿元,预计“十二五”比“十一五”期间信息化投资增长超过200%。如果考虑对于既有线路的改造,这一市场空间则更为庞大。
2008-2015年中国铁路信息化产业投资规模统计及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2-2016年中国铁路信息化产业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铁路信息化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受益于铁路大发展,铁路信息化高速增长的势头仍将延续。铁路信息化行业相对较高的利润率,必然会吸引新进入者不断加入,行业竞争面临逐步加剧的态势。但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行业管理的日益规范,对建设企业规模、专业技术和资金实力要求都很高,新进入者进入行业的壁垒在不断提高。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