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产业的竞争性合作
5月15日,中国民营电影公司博纳影业集团在京宣布,与传媒巨头新闻集团签署战略投资协议,新闻集团买入博纳19.9%流通股,成为博纳影业集团新的战略投资伙伴。而日前有消息传出,万达将以收购大部分股权或整体收购的形式,兼并美国第二大院线AMC。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电影产业链的蓝海充满了拓展机会,随着本土电影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销售额也必然有所增长。预计今后国内国外企业间的合作或并购会越见频繁。
为什么是博纳影业?
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投资与战略发展首席执行官高群耀表示:“博纳上下游全产业链整合的业务模式,完全不同于其他中国电影公司。我们看好博纳的企业定位以及未来成长前景。这是吸引新闻集团战略投资博纳的主要原因。”
博纳影业成立于1999年,以发行起家,2003年开始涉足电影的投资和制作,2008年成立演艺经纪公司,2010年底赴美纳斯达克上市,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以电影发行为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化电影公司。
前瞻产业研究院电影产业研究员罗娟介绍,我国电影产业的价值链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如制片商、外包内容提供商)、电影发行商、传播渠道商三部分。
内容提供商是产业链基础环节,负责电影的融资、拍摄、后期制作等,拥有电影的版权;电影院线是主要的传播渠道;电影发行商从制作公司购买或代理电影发行权,然后以票房买断、按照既定比例获得营收分成等模式,将电影在合作院线中推广,内容提供商与发行商一共可以获得票房总营收的43%,其中的10%-15%为发行方所有。
相对提供商和院线需要大量制作和建设等高成本的投入,发行方仅仅需要垫付宣传、发行成本,在获得票房分成时,发行方还可优先于制片方拿到钱,其利润相当可观。
不过,由于文化产品的风险较大,产品本身无法保证稳定的利润,且单个环节的利润率有限,因此随着产业的不断成熟,影视产业的企业将强化打造产业链,扩大规模优势,以保证相对稳定的现金供应,避免某个环节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的电影集团,应该拥有制作、宣发和院线放映三块业务,这是已经成为国内外业界都一致认同的发展方向。
目前,博纳影业已形成以发行为核心,整合上游的投资制作和下游的电影院业务的全产业链模式。根据该公司财报,博纳影业2011年净营收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发行业务仍是公司核心业务,占营收的比重逐步提高,2011年四季度超过60%;第二大业务为投资制作,电影院业务为10%,而艺人经纪业务占比较小。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博纳继续致力于扩展影院业务,其在北京通州的影院已正式投入运营;二季度初,博纳的第13家影院将投入运营,至此,博纳运营的屏幕总数超过113张。一季度博纳净收入达4370万美元,同比增长126.8%,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兼CEO于冬表示:“2012年,博纳计划新开10-12家影院,预计全年票房收入将达到2.7亿元人民币。”
意在“进口发行牌照”
今年2月,中美就WTO电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内容包括每年增加14部3D进口大片的配额,将美方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以及将打破进口片发行牌照被目前的中影、华夏两家垄断的局面,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等。
国外电影走进来的步法已然加快。
业界普遍认为,博纳影业与新闻集团合作是为争夺“第三张进口片发行牌照”铺路。值得注意的是,好莱坞片商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隶属于新闻集团,此番股权结构调整,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博纳影业发行优势。
就当前的形式而言,我国放开进口片业务,打破发行垄断已是迟早的事。尽管协议的实施细则迄今未现,但要拿“牌照”,企业应该在影片发行资质和经验,放映渠道方面都颇具优势。
对民营企业而言,通过与外资合作,在壮大资本,加快产业链布局的同时,更有助于提早熟悉国际化的电影产业运作模式,为将来影片的输进输出打下良好基础。
不仅仅是博纳,国内最大的院线公司——万达院线股份有限公司也开始跃跃欲试了。有消息称,万达集团将以收购大部分股权或整体收购的形式,兼并美国第二大院线AMC。
罗娟表示,如果合并成功,万达院线不但将在中美这两大电影市场,同时拥有占主导地位的影院经营权,还有利于引入新的商业模式,改变过度依赖票房收入的境况。此外,也利于万达完成其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弥补万达院线发行资质的“短板”,开拓海外发行业务。
几十年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一直都是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力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好莱坞在所谓全球化的旗号下对世界电影市场大举进攻,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霸主。目前,美国电影的出口额在所有出口产品中已位居第二,仅次于航空产品,全世界上映的电影大约有85%是好莱坞制造的。
好莱坞大片是商业与文化的结合,在出口电影赚得利润的同时,也向全世界输出美式价值观。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做大做强,对外围市场的渴望也为逐步提升,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将有助于推广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升国家软实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电影产业链的蓝海充满了拓展机会,随着本土电影海外影响力不断增长,国际销售也必然带来增长。此后,国内国外企业间的合作和并购会越见频繁。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