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药妆的突破口——产品or渠道?
药妆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添加功效性成分,针对问题皮肤和敏感皮肤研发的安全性高的化妆品。
时光如梭,容颜易老。人们总是希望肌肤看起来更紧致些,可以不再为面部的皱纹和眼角的鱼尾纹苦恼,全球药妆品市场就在这样的期盼中快速发展起来。
目前,中国药妆市场无论从市场容量还是消费意识上看,都很像十几年前的女性美容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不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自然会引发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要想在这市场立足仍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化妆品新风尚 国内市场扩容在即
与普通化妆品相比,药妆品的配方总是尽量精简,不含色素、香料、防腐剂甚至表面活性剂,功效性成分的含量较高,针对性强。在皮肤护理日益成为时尚风潮的今天,特效护肤的药妆产品由于在改善问题肌肤方面颇有成效,因此备受消费者的推崇。
近10年,全球药妆销售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在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化妆品产业大国,药妆品生产已经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其销售额均达到几十亿美元,占各自国内化妆品市场的50%-60%。
目前,法国约有5成消费者喜欢在药店消费护肤品,同时有近2/3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肤问题;美国每年的药妆销售额达10亿多美元,约有3000多万人在使用药妆类的脸部保养品;日本已拥有1.6万家药妆店,其中药品类销售所占的比例不足1/3。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球药妆品市场年销售额不过几亿美元,而到2005年就已超过百亿美元。预计今年全球药妆品市场将超过500亿美元。
在我国,受到良好教育的新兴消费者正在寻求具有可靠疗效并有科学基础的护肤产品,药妆品以其值得信赖的医学背景备受青睐,在短短几年间便在中国发展壮大起来。
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0年间,中国药妆市场的销售额年增长率高达10%-20%,是欧洲市场的两倍。虽然年增速较快,但起市场份额依然很小。
2009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其中药妆市场销售额为100亿元左右,约占化妆品市场销售额的10%。预计今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为1200亿元人民币,药妆市场所占份额将增长到40%,销售总额达到480亿元人民币。
此外,目前国内零售药店的化妆品经营在化妆品整体市场消费总额中仅占2%,药店经营化妆品的空间仍然很大。
前瞻产业研究院化妆品行业研究员吴朝瑜称,从前女士是药妆品市场的消费主力,而现在许多男士也已加入到药妆品的消费队伍中,这将大大推动药妆市场的快速发展。
行业尚未规范 无序竞争扰乱市场
当前,我国药妆市场还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170多家企业涉足药妆市场,其中有不少是国内著名医药企业,如滇虹药业、同仁堂药业、康恩贝药业、圣火药业、王老吉药业、敬修堂药业和仁和药业等。整个行业发展较快,竞争剧烈。
但是,由于我国药妆企业起步比较晚,行业尚未规范,目前市场还比较混乱。
不少企业看中了药妆领域巨大的需求和潜力,为自身产品打上药妆标签仅仅是为了争夺消费者的关注,营造差异化卖点。而实际上,产品大都偏离了药妆品的价值特性,甚至于其成分和安全性都有待考察。这种无序的竞争,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对国内药妆产品的印象。
另一方面,不少具备药妆条件的产品,在销售渠道上基本与普通化妆品无异,都是流入专营店,无法体现药妆特质,也让消费者对药妆的认识,始终不能得到一个质的提高;而一些销售人员又常在不了解消费者皮肤质量的情况下就进行推荐,消费者使用后好坏不一,对药妆产品及渠道的信任度下降。
吴朝瑜指出,国内化妆品目前仅仅只有毒性检测,缺乏专业的机构来为药妆品的相关功能性和成分提供测试标准以及认证。而欧美等国家都在执行化妆品全成分标识,推行全成分标识不仅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树立消费信心,还方便国家的监管。
在国内药妆市场中的国际大品牌都是全成分标注,多的达30多种,且正面有中文名称,背后有厂家执行标准、还有QS标志等,但国内品牌还没有做到。这让消费在选择时更容易偏向国际大品牌,以致出现国内品牌难以与外国知名品牌相抗衡的局面。
外企主导市场 或借中药化妆品突围
目前,国内药妆行业外资主导的特征明显,外资企业凭借强大的生产、营销能力,在国内建立了网络化的销售布局,赢得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仅薇姿、理肤泉、雅漾三个外资品牌就占据了国内60%的市场份额,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吴朝瑜认为,我国药妆企业想要突破现在这种市场局面,首先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丰富和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由于中国药妆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产品还亟需研制和开发,比如抗红血丝,抗过敏及抗衰老等方面;生物化妆品和植物化妆品正愈加流行,但中国在这方面研究开发的有效产品则较少。
从渠道方面来看,除了商场专柜,超市货架及专营店销售不容忽视。对于进军国内药妆品牌的企业来说,效仿国外大品牌的销售渠道,必须充分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既可以避免了强势化妆品牌竞争的冲挤,又可以形成自身企业品牌销售模式的确立。
如今,中药化妆品作为药妆品中的一个新生力量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草药资源,许多种中草药均具有抗皮肤衰老的功效,包括熊果酸、沙棘油和霍霍巴油等,许多化妆品业界常用的原料均需要从中国药用植物中提取。
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化妆品生产大国均看好用于药妆品生产的中国产中草药提取物的前景;国内包括上海家化、云南白药集团、敬修堂、同仁堂和可采等众多的药妆品生产商,所生产的各种含中药的药妆品在国内市场已站稳脚跟,并开始向国际市场挺进。
吴朝瑜表示,中药用于养颜护肤在我国不仅历史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产品种类繁多,也很容易为中国消费者所接受,所以中药企业进军药妆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发展前景广阔。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