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战火重燃群雄纷争
汽车金融是由消费者在购买汽车需要贷款时,可以直接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优惠的支付方式,可以按照自身的个性化需求,来选择不同的车型和不同的支付方法。对比银行,汽车金融是一种购车新选择。
自2004年8月18日,《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起,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已经走过七个年头。在此期间,我国汽车销量增长近300%,但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却仅仅翻了一番,与国外70-80%的消费比重相去甚远。
此外,近几年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数量增长几乎停滞,截止目前总共不过十余家,且大部份都是外资主导。
制图:前瞻产业研究院
造成以上局面的原因除了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方式不同与国外,主要还在于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银行的资金拆借,导致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成本高启。再者,国内汽车市场的不够成熟和信用体系不够健全等都加大了汽车金融的风险。
实际上,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将有5250亿元的市场容量。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5300美元,而平均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60辆左右,除北京等个别大城市外,均低于每千人141辆的世界平均水平。未来汽车消费潜能巨大,必将推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从而对汽车消费贷款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有力地激活了汽车消费市场。
作为我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已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金融公司。截止到2011年底,凭借国际先进的汽车金融管理经验和技术,它的服务范围已扩展至全国30个省300多个城市,为近百万汽车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汽车金融服务。
而2011年车市陷入低速增长,通过周边业务服务来提升新车销量,成为汽车企业尤为关注的问题,发力汽车金融即成为车企“救市”的战略之一。据统计,2011年,全国新成立5家汽车金融公司。
2012年3月,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汽车金融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一中心将以整车企业为核心,推行“一家做全国”的汽车行业客户合作模式,将为汽车产业链上各参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除了广东地区,交行还将在吉林、安徽、湖北等汽车产业大省成立汽车金融中心。这种汽车金融中心模式在国内银行还属第一次尝试。2012年,交通银行将拿出200亿元的专项信贷额度支持汽车金融。同月,广发银行在郑州成立首家汽车金融中心。
企业在汽车金融领域如此频繁的动作无不透露出一个信号——汽车金融战火重燃。
笔者认为,与成熟汽车市场相比,我国的汽车金融市场还很不成熟,虽然发展前景可期,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汽车消费信贷需求不足。据统计,目前汽车信贷的渗透率平均水平仅有7%左右,不但与国外70%的渗透率水平差距巨大,与2002-2004年汽车金融快速发展时期20%的渗透率相比也有大幅回落。
除了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车价不断下探影响外,消费者贷款购车不踊跃最主要的因素是汽车贷款利率偏高、贷款购车手续烦琐。
其次,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很低,缺乏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融资渠道。当前大众汽车金融100%的融资渠道来源于银行之间的拆借,这对汽车金融行业来讲,是非常不健康的,这样的资金成本太高,几乎没有竞争力。而公司要想发行企业债券的难度也很大,融资难成为制约中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掣肘因素。
另外,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汽车金融服务的部门规章,但相关配套措施尚不够完善。同时,受部分法规和政策制约,融资租赁业务也难以开展。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