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抢占物联网先机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根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信息产业业务。
目前,物联网处在零散应用的产业启动期,但是应用已经较为广泛,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应用包括环境监测系统、物流信息化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及基础设施安全系统等。
此外,行业应用在近年有了飞速的发展,相应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扩展智能物流、智能楼宇、金融安防,工业监测、智能交通、平安家居、智能消防、环境保护、政府工作、食品溯源、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示意图
资料来源: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 《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调研与应用领域分析报告》
据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传感器产业规模超过600亿美元,RFID产业规模接近80亿美元。全球物联网应用还以RFID与M2M业务为主,大规模应用仍然较少。随着物联网实现大规模普及,预计到2015年全球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3330亿美元,年增长率将达25%。
虽然目前物联网相关的技术、标准、产业、应用、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世界各国已对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形成共识,发达国家更是早已着手推动物联网的规划和发展。
美国将微纳传感技术列为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也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和支持,其经济刺激方案将投资11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及相关项目;欧盟2009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涵盖标准化、研究项目、试点工程、管理机制和国际对话在内的十四点行动计划。日本的U-Japan计划将物联网作为四项重点战略之一。韩国的IT839战略将泛在物联网USN作为三大基础建设之一,其中的U-Life计划的目标更是要在2014年建成松岛泛在城市,投资约250亿美元。同时还有新加坡的“下一代I-Hub”计划、台湾的U-Taiwan计划等都将物联网作为当前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近年来,我国明确将物联网列入重大专项发展规划,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感知我国”的物联网产业构想。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的应用。
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明确将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战略性产业。
2011年12月,《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并明确指出,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等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鼓励民资、外资投入物联网领域。
《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的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将实施五大重点工程:关键技术创新工程、标准化推进工程、“十区百企”产业发展工程、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其中,重点领域主要涉及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和智能家居等。
物联网的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物联网行业研究小组预计,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