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氮磷过剩钾肥短缺 化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分享到:
20 官营铜 • 2012-03-08 08:52:49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584G0

 东风吹来满眼春。阳春三月,北国依然寒气袭人,而南国大地却已悄然苏醒,南岭的田间地头,春耕春种,播种施肥,勤劳的人们潜心耕耘,在春天里,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每年的3月到5月,中国的春耕大幕由南至北层层掀起,而占据全年用肥总量70%的春耕肥料,正源源不断地从肥料产地输送到全国各地的每一垄耕地上。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并计划安排12287亿元用于“三农”工作,金额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增幅为17.92%。巨额的资金投入,将给我国化肥等农资产业带来更庞大的市场需求。

全球最大产肥国和需求国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按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微肥,其中氮、磷、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施用量最高的三种化肥。

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化肥行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2000年以来,我国化肥产量由3186万吨增至2010年的6619.8万吨,年均增长7.59%,2011年,我国化肥总产量达到6027万吨,同比增长12.1%,自给率由不到80%发展到目前的整体自给有余。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生产氮肥(折纯)产量4178.99万吨,同比增长8.55%;尿素(折纯)产量2656.7万吨,同比增长5.72%;磷肥(折纯)产量1462.4万吨,同比增长24.26%;钾肥(折纯)产量385.6万吨,同比增长10.86%。

产量的跃升,也带动了我国化肥行业工业产值的飞跃。

2006年以来,中国化肥行业工业总产值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化肥市场需求下降,化肥行业产能缩减,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938.79亿元,同比下降6.96%。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回暖,2010年以来,化肥市场明显回暖,行业开工率明显上升。到2011年,我国化肥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7192.25亿元。

据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化肥企业2048家,资产总计6993.83亿元,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192.2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290.92亿元,同比增长38.22%,录得销售利润815.30亿元,同比增长55.20%;实现利润总额444.02亿元,同比增长73.99%。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保障化肥等农用物资供应、稳定农业生产是头等大事。为此,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各类政策,通过减免增值税、提供电价、水价优惠等措施,积极推动我国化肥行业的发展,使化肥行业不但基本满足了国内需求,还积极积极对外出口。

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我国累计出口化肥1875.2万吨,价值79.76亿美元,出口量和出口产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和46.6%,实现贸易顺差52.39亿美元。

我国农业属生物密集型,农业增产对化肥的依赖程度很高,每年化肥施用量占全球总使用量的1/3左右,居世界第一,但由于近年来新增产能较大,国内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预计到2015年,我国化肥需求量将达到5100万吨,2020年约为5300万吨,国内化肥行业未来5年力争实现氮肥、磷肥自给率保持110%-120%、钾肥自给率在60%以上。

从全球来看,虽然全球粮食产量一直在增加,仍然无法满足旺盛的粮食需求,世界多地出现粮食短缺的局面。因此,我国化肥行业仍可大有作为。

产业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虽然我国已经成成为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化肥行业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相对过剩、企业经营效益不高等方面的不足。

目前,我国化肥行业中,氮肥、磷肥等产品的产能明显过剩,而钾肥、复合肥等产品却产能不足,对外依存度较高。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数据统计,目前国内农用氮肥需求量约为4000万吨左右,其中春耕用肥量为2600万吨,但按照国内日产13万吨的产量计算,一个月的产量将达到450万吨,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产生了约1000万吨的产能过剩。

磷肥方面,目前国内磷肥产能约2000万吨,2011年磷肥产量1462.4万吨,而国内最大年份的需求量也仅为1200万吨,装置总体开工50%左右就能满足国内需求,产能过剩情况同样严峻。

而反观钾肥,目前国内钾肥的年产量约为400万吨左右,但相对于国内1000万吨左右的年需求量来说,缺口仍然较大,只能依靠进口钾肥来弥补国内需求。目前,我国钾肥的对外依存度仍高达50%。

在我国能源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化肥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不但给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带来极大的浪费,还导致部分化肥生产企业开工不足、经营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的局面。此外,由于我国化肥行业科技含量不高,化肥生产企业高污染、高排放、高浪费、低效率等问题比较突出。

2011年,我国尿素企业的开工率仍然较低。据测算,2月中旬,尿素企业停产产能高达1185万吨实物量,占总产能的17.9%。因成本高、亏损严重无法坚持生产占停产的44.9%。据统计,1-4月份我国尿素企业的平均开工率只有70%左右,尿素产量降幅较大。

除了在生产环节,我国化肥使用效率不足的问题同样突出。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约为15-20%,钾肥约为35%-40%,未被利用的肥料流失,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每年氮肥在生产及施用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化肥行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化肥行业研究员刘吉伟指出,随着“十二五”期间我国化肥行业产能一步扩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保障农业生产,成为化肥行业亟待解决的发展重点。

根据今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化肥行业整合和重组将成为重中之重,氮肥、磷肥和复混肥企业数量将大幅减少,大中型氮肥企业产能比重将由2010年的68%提高至80%以上,大型磷肥企业产能比重提高至70%以上。到2015年末,我国氮肥企业数量减少到200家以下,磷肥企业数量减少到150家以下。

《规划》同时指出,化肥工业要在满足农业、工业基本需求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产量整体自给有余,其中氮肥、磷肥完全自给并有少量出口,钾肥国内保障能力达到60%以上,在产品结构上,需优先安排高浓度磷肥、钾肥、复合肥的发展。

刘吉伟强调,化肥需求具有季节性,因此,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调节产能,以更好地抵御周期性风险,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产业链的拓展,积极发展多元化经营,逐步形成“化肥+化工”的产业格局,保障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官营铜
资深产业观察员
861815
关注
221
文章
373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