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饲料行业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规模化程度加速提升 饲料企业强者恒强【组图】
近几年来,在非瘟疫情扩散大背景下,中小养殖散户逐渐退出,规模化养殖场占比逐渐提升。在此情形下,龙头饲料企业一方面凭借自身产品力与服务营销优势,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通过并购,延伸企业产业链条,以期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未来,行业竞争将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发展趋势。
龙头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根据全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从龙头公司的产量占比来看,产量处于前三的公司包括新希望、海大集团和双胞胎集团,2018年饲料产量分别为1714.8万吨、1065.4万吨和1000万吨,占我国饲料总产量比重分别为7.5%、4.7%和4.4%,CR3产量占比约为16.6%。与德国、日本CR3在30%以上的集中度相比,我国龙头集中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从猪饲料产品市场企业竞争格局来看,按照销售量和营业收入,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梯队:其中第一梯队的代表企业是双胞胎集团、正大集团以及正邦集团,销售量超过600万吨,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居于第二梯队的主要有唐人神、禾丰以及大北农,这几家企业销售量在200万吨以上,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第三梯队的代表企业主要有正虹科技以及金新农等。
从禽饲料产品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个梯队以新希望六和为代表,饲料销售量超过1000万吨,营业收入超过600亿元;第二梯队以温氏集团以及亚太中慧为代表,门槛为饲料销售量超过500万吨,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其余的企业可以归入第三梯队,代表企业为禾丰以及康达尔等。
规模化程度加速提升,饲料企业强者恒强
随着养殖周期的不断更替,我国畜禽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环保加持下,规模化进程更是加速前进。从下图可以看到,近十年来,中国生猪饲养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户数量整体呈上升的趋势。
而规模化程度的快速提升意味着上游饲料企业销售重点将由以往的以价取胜变为以产品质量和养殖服务为核心,这将显著利好拥有核心产品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龙头企业,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的发展趋势。
受养殖业行情和产业规模化影响,饲料企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布局。部分以商品饲料为主的企业加大向下游养殖业发展,部分产能转为生产自用饲料,有7家上年产百万吨的企业集团商品饲料产量降幅超过20%。部分企业面对养殖风险大、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逐步调整经营策略,实施产业转型,发展新的业务板块。部分企业为优化产能布局,实现产品结构多样化,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快收购兼并步伐,不断做大做强。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饲料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饲料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饲料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饲料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