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看“小镇青年”创业图谱
小镇青年是来自小地方的中坚力量,是一群18-35岁的向上群体。他们出生在三四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下属区县,如今或奋斗在大城市及省会、或打拼在家乡及周边城市的各个角落。日前,南方周末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9年中国小镇青年发展现状调查白皮书》借助调研的形式了解当下小镇青年群体的生活、工作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1、小镇青年初印象
从小镇青年的学历分布看,大学本科、大专、高中/中专大致各占三成。小镇青年相信接受教育能改变命运,往往对本科学历的获得非常重视,86%的本科学历均通过高考获得,高考途径缺失,就通过远程教育、电大/夜大、成人自考等途径获得。
另从从事职位看,小镇青年从事最多的工作是普通公司职员,其中18%已经做到了管理人员岗位。同时,公务员的比例仅有1%,对于小镇青年而言,公务员并非人人向往的“铁饭碗”。另从工作的城市来看,过半的小镇青年在三四线城市工作,这其中曾有51%的人去过北上广深工作,但大城市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促进了小镇青年的回流。
2、小镇青年存款及消费印象
由以下数据可知,无论是已婚“小镇青年”亦或是未婚“小镇青年”,小镇青年存款均集中在5-10万元,其中未婚青年平均存款为7.7万元,而已婚青年的家庭平均存款金额相对较高,为21.1万元。
从下表数据可知,小镇青年的消费性支出占工资近4成,一二线的青年收入虽然高于三四线,同时花销也更大。同时,因工资差距不大,而一二线与三四线消费水平差距较大,根据受访者描述,三四线城市青年颇有一种“我在三四线有房有车,你在一二线努力攒钱”的幸福感。
3、小镇青年创业初印象
总体而言,小镇青年未来三年的目标都与工作相关:提升收入提升职位、开拓属于自己的事业,实现这三个目标才能够实现其他买买买、换换换的目标;91%小镇青年对未来已有规划和拼搏的精神。其中,有26%有着清晰的奋斗目标和坚定的信念。
同时,对于小镇青年而言,骨子里则藏着创业的魂。对于小镇青年而言,如果有一笔可支配的资金,47%的小镇青年选择用作投资创业;居住在一二线的小镇青年希望拿来买房的比三四线的要多,而选择用来提高生活质量的三四线青年比一二线青年多。
而进一步深究“小镇青年”的创业原因,时间较为灵活是其选择创业的主要原因,创业青年中,选择开网店,餐饮店和服装店的最多,更进一步看,创业资金的受限以及自身人脉、能力的缺乏,是多数小镇青年选择较为常规创业路径的主要原因。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前瞻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主要分析了国内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的市场环境;国内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竞争情况;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细分市场投资状况;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