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概况与市场趋势 国数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组图】
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从当年的产业结构来看,产业数字化部分占比高于数字产业化部分占比,为79.5%,表明我国数字技术、产品、服务正在加速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对其他产业产出增长和效率提升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我国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带动各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数字经济还推动我国就业市场实现稳定发展。
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数字经济是个抽象概念,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化治理三大部分。数字技术红利大规模释放的运行特征与新时代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转变形成历史交汇。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正当其时。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5-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到31.3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1%,占当年我国GDP总量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8%。
我国数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从数字经济内部结构看,信息通信产业实力不断增强,为各行各业提供充足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奠定数字经济发展坚实基础;产业数字化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与各领域融合渗透加深,推动经济社会效率、质量提升。
根据信通院数据显示,产业数字化部分占数字经济的比重由2016年的77.0%提升至2018年的79.5%。在数字经济中,产业数字化部分占比高于数字产业化部分占比,表明我国数字技术、产品、服务正在加速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对其他产业产出增长和效率提升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产业数字化成为数字经济增长主引擎,数字经济内部结构优化。
各行业数字化快速发展
根据信通院数据显示,2018年,工业、服务业以及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8.3%、35.9%、7.3%,工业数字化加快增长,农业、服务业数字经济增速保持稳定。整体来看,我国各行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三产优于二产、二产优于一产的特征。
数字经济助力实现稳就业目标
自工业革命以来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带来了就业结构的深刻调整。新型经济形态在替代一部分传统工作的同时,也创造者新的工作,并且新增就业大于替代就业,最终结构是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就业结构不断升级。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新型经济形态,深刻影响当前的就业结构。
根据信通院数据,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吸纳的就业人数达到1.91亿人,占当年全国总就业人数的24.6%。
分产业来看,2018年我国第一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岗位约有1928万个,第二产业数字化转型岗位为5221万个,第三产业数字化转型岗位约13426万个。由此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劳动力数字化转型难度最小,第二产业劳动力数字化转型难度最大。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出版行业颠覆性革命与商业模式创新策略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第1章分析了中国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环境;第2章对中国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状况与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第3章对中国各重点地区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状况进...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