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2018年智慧法院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趋势分析 向全面建设迈进【组图】

分享到:
20 丁洋 • 2019-05-28 15:00:49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8153G0

智慧法院向全面建设迈进

智慧法院是依托现代人工智能,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司法规律、体制改革与技术变革相融合,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人民法院组织、建设、运行和管理形态。

我国提出建设智慧法院,是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法院的立案量和办案量大幅提升,员额法官办案压力巨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数据,2008年,全国法院共有18.9万名法官,全年审结983.9万件案件,每个法官平均审结约52件案件;员额制改革到位后,2018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案件数量2520万件,人均审结案件超过200件,是2008年的近4倍。

图表1:2008-2018年全国法院审结案件数量(单位:万件)

为解决“案多人少”矛盾,就需要广泛应用信息化手段。对此,2016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关于加快建设智慧法院的意见》等文件,引领信息化建设和智慧法院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图表2:智慧法院建设主要政策

在政策引导下,全国各级法院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根据中国采招网、中国政府采购网的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年,法院信息化订单总额达到15.26亿元,较2017年增长42.9%;全年订单数量为691个,同比增长30.1%。2019年第一季度,订单总额增长依旧强劲,同比增速达177.4%。

图表3:2018-2019年一季度全国法院信息化样本订单总额(单位:亿元,%)

同时,智慧法院行业的高景气度,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其中主要是传统的法院信息化厂商以及从细分领域切入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厂商。传统法院信息化厂商拥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同时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法院信息化领域的应用,以华宇软件、华夏电通、通达海、东软载波为代表;从细分领域切入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厂商,典型的有科大讯飞、杭州云嘉、新视云。

图表4:法院信息化领域主要厂商

在全国各级法院及有关企业共同努力下,智慧法院由初步建成向全面建设迈进。具体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全国已建成科技法庭2.81万个,其中,北京、青海和宁夏三地法院已经100%建成科技法庭,安徽、浙江、山东、广西、河北、四川、贵州、云南等辖区内科技法庭的建成率也均超过了90%。

图表5:全国科技法庭数量占比超过90%的法院情况(单位:个,%)

智慧法院建设向纵深发展

我国法院系统的智慧法院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进,各级各地法院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先进经验也得到了广泛推广。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在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影响着智慧法院建设向着纵深发展。

例如,各地法院的智慧法院建设水平差异极大,全国法院的智慧法院发展程度相当不均衡,还不能形成全国统一的“智慧型法院”;出现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少、专职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足、法院内部对信息化运维的认识不清的情况。

基于此,未来智慧法院行业发展将集中以下方向: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对法院信息技术建设中所涉及的各领域、各环节的技术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各级法院在新建或改建时应当参照该标准进行,通过统一平台、统一技术、统一研发等方式来实现智慧法院建设的标准化。

二是根据当事人与法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进行修改完善,提升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摒弃治标不治本长期依赖后台处理的方法;同时,进一步完善运维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运维工作机制。

三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支既懂司法业务又懂大数据的人才队伍。智慧法院建设是人民法院进行的一次自我变革,变革的力度不是用简单的“买技术”或者“工程外包”解决的。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0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电子政务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电子政务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电子政务行业未来...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7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丁洋
前瞻产业研究员
278341
关注
56
文章
6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