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替代与升级,那些正在消逝的行业盘点之——书、报、刊印刷业:书刊印刷前景堪忧,企业布局新业态增收

分享到:
20 伍香洲 • 2019-02-01 14:40:41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3155G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互联网普及、数字媒体、智能终端设备等的发展,市场对纸质读物的需求不断下降。受此影响,目前国内的书、报、刊印刷业(后文简称“书刊”)已明显衰退。龙头企业印刷业务明显收缩,而为了弥补损失,企业纷纷通过布局新业态来保证良好经营。

纸质阅读物需求下降,书、报、刊印刷业前景堪忧

书、报、刊印刷业是图书出版、纸媒行业等行业的上游行业,其与后两个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1978年的改革开放和拨乱反正,给我国文化出版事业带来了一次新的转型和调整,我国书刊印刷业由此也迎来了复苏起步期;随后,随着图书出版业的繁荣、纸媒的发展以及印刷技术的日渐精进与成熟,书刊印刷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从2012年前后开始,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新兴技术和设备的普及,数字阅读与数字媒体逐渐取代了原来的纸质阅读和纸媒,传统书刊的印刷需求不断下降,行业由此进入衰退阶段。

图表1:书、报、刊印刷行业发展历程

一方面,从国内书、报、刊历年总印数来看,2005-2013年,总印数总体保持增长趋势,并在2013年达到历史顶峰,为598亿册/份/张;但书刊总印数随后开始逐年下滑,到2017年仅为480亿册/份/张,较巅峰时期下降了近20%。可见,目前国内对纸质阅读物的需求正在下滑。

 图表2:2005-2017年中国书、报、刊总印数及增速(单位:亿册/份/张,%)

另一方面,从国内书、报、刊历年总印张来看,2005-2011年,书刊总印张逐年增长,并在2011年达到历史巅峰,为3099亿张;而从2012年开始书刊总印张便不断下滑,同时下滑速度总体也在加快。2017年,国内书刊总印张降至2021亿张,较2011年减少了35%。由此可见,随着国内市场对于纸质阅读物需求的下降,进而缩减了对书、报、刊印刷的需求,书、报、刊印刷业发展前景堪忧。

图表3:2005-2017年中国书、报、刊总印张及增速(单位:亿张,%)

企业印刷业务创收能力变差,业务重要性持续减弱

由于市场对纸质书、报、刊的需求下降,直接影响力公司书刊的印刷业务发展。以图书出版龙头企业中南传媒为例,2011年至今,公司印刷业务营收增速总体不断下滑,印刷业务营收占比也在不断下滑;与此同时,中南传媒印刷业务营业利润增速在同步下滑的同时,印刷业务营业利润规模从2012年开始逐年收缩。由此可见,中南传媒的印刷业务发展已经明显进入下行通道,印刷业务为公司创收、创利的能力不断减弱。

图表4:2007-2018年中南传媒印刷业务营收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5:2007-2018年中南传媒印刷业务营业利润情况(单位:亿元,%)

从另一家图书出版龙头企业中文传媒来看,其印刷包装业务的衰退时间晚于中南传媒。2014年以后,中文传媒的印刷包装业务营收和营业利润规模、增速总体有明显下滑趋势,其中营业利润从2014年峰值的1.3亿元跌至2017年的0.6亿元,减少了一半以上;同时,营收占比和净利润占比也在逐年下降,二者分别从2014年的7.1%和6.7%下降至2017年的4.3%和1.2%。也就是说,中文传媒印刷包装业务的创收能力也在变差,该业务的重要性也在不断降低。

图表6:2013-2017年中文传媒印刷包装业务营收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7:2013-2017年中文传媒印刷包装业务营业利润情况(单位:亿元,%)

此外,从纸媒行业龙头企业华媒控股来看,其印刷业务也呈明显的衰退之势。一方面,印刷业务的营收规模总体下滑,同时,印刷业务营收占比也呈下滑之势,有2014年的15.8%跌至2018年上半年的10.7%;另一方面,印刷业务营业利润不断下滑,并在2016年开始亏损,且随后两年亏损规模持续扩大。由此可见,印刷业务已经成为拖累华媒控股业绩增长的一大衰退业务。

图表8:2014-2018年华媒控股印刷业务营收和营业利润情况(单位:亿元,%)

企业积极布局新业态,实施多元业务转型战略

当然,对于图书和纸媒出版发行企业而言,印刷业务绝非其最主要的业务,多数企业的印刷业务主要是为了其主业书刊出版发行业务而服务的,以缩减上游印刷成本和提高业务流程的整体可控性。印刷业务的收缩一方面表明公司的一大收入来源收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司纸质书刊的市场需求正在降低。而书刊出版公司为了保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找到其他途径来弥补印刷业务业绩下滑所造成的损失。

事实上,业内许多公司已经通过布局新兴业态来保证公司良好运转。例如,中南传媒将金融服务、数字出版及媒体传播作为其布局新业态的切入点。其中,金融服务业务起始于2014年,主要是给中南传媒的成员单位提供存贷款、结算等服务;随后在2015年,公司成立了泊富基金管理公司,发起设立了产业基金;而在2018年上半年公司还获批开展同业存单与结构性存款业务。而数字出版教育作为公司另一个转型突破点,最早于2013年与华为成立了合资公司天闻数媒,通过生产平板电脑等一些电子信息化产品,推广到学校校园;随后进一步扩张了数字出版和媒体传播业务。

总体来看,中南传媒金融服务、数字出版及媒体传播新业态均发展较好。2014年至今,两项新业态业务营收总体保持增长,同时营收占比不断上升。截至2018年上半年,二者营收占比已经接近了15%,对公司业绩整体增长贡献逐渐增大。

图表9:2014-2018年中南传媒新业态业务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而对于中文传媒而言,2012年,公司开始涉足新媒体出版、影视演艺和艺术品经营新业态,开启多元业务转型步伐;随后中文传媒在2014年6月以27亿收购游戏公司智明星通,将游戏业务作为其新业态业务来发展。从财务数据来看,2015年公司的新业态业务营收爆发增长,营收占比提高至1/3,之后两年仍在继续提高。

图表10:2014-2018年中文传媒新业态业务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此外,从其他书刊出版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来看,也可以看出业内企业布局新业态,朝多元业务转型是大势所趋。由下表可以看出,传统图书出版发行行业龙头企业均有计划通过“互联网+”、数字技术来开拓新业态,朝着多元化新传媒企业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公司印刷业务下滑损失,还可以通过布局新业态完成由传统图书出版发行企业向新型多元传媒公司的完美转型。

图表11:传统出版发行行业龙头企业新业态发展目标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印刷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2025-2030年中国印刷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5-2030年中国印刷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第一章介绍了印刷业当前所面临的政策、经济、技术环境,以及印刷业转型升级必然性;第二章分析了中国印刷业当前市场发展现状、运营情况、进出口情况以及需求领域情...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14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伍香洲
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1239316
关注
262
文章
51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