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手机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竞争阵地转至印度【组图】
现阶段,随着通信基础设施的发展,手机已经逐渐由非功能机向智能机方向转变。目前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普及率较高,已经超过60%。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增量的下降及竞争格局相对明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内手机及ODM生产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市场,其中因为印度人口总量较大,且其智能手机的普及率约为30%,需求空间较大,促进国内手机及产业链生产企业的竞争阵地转至印度。
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加
IDC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到2018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呈波动变化,但是总体上一第三季度的出货量上升较为明显。2018年至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近两年的最高值为42.6百万台,以小米、vivo和Micromax手机品牌的出货增长率较高而获得提升。
2018年Q3小米出货量第一
从全球手机市场的发展现状看,以美国、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由于其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完全,移动互联网普及广泛,手机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较高。相比于美国和欧洲成熟的手机市场,近年来印度通信基站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了印度市场对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需求的增加。从IDC统计数据看,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三星、vivo、Micromax和OPPO为印度市场的主要手机品牌。
IDC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OPPO的出货量为290万台,下降了7.1%。但它仍然是第五大品牌,市场份额为6.7%。而小米一直是印度手机市场的主要需求产品,且其出货量增长率和市场份额占比都在呈强劲增长的趋势变动。
手机相关企业纷纷在印度设厂
目前,国内手机品牌商和ODM厂商在印度设厂已经成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发展模式之一。其主要是国内、国外市场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国内手机市场的发展看,目前我国手机市场的普及率超过60%,已经相对较高,市场对手机的需求以产品的更新替代为主,增量需求相对较小。除此之外,国内手机市场已经形成了以苹果为代表的国外品牌和以华为、荣耀、vivo、OPPO和小米为代表的国内手机品牌的稳定的竞争格局,新进入企业或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效果作用差异较小。
印度的人口总量较大,仅次于我国排名全球第二,但是其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还相对较低,对手机产品的增量空间较大。印度政府推进印度制造的发展战略,提升印度手机的进口关税标准,使得企业在高税收和低劳动力成本的促进下,手机产业链生产企业选择到印度本地设厂运营,以抢占规模较为庞大的印度市场。另外,由于印度手机市场的产品竞争尚未形成稳定的局势,各手机品牌都有一定的机会,也是手机企业海外设厂的主要考虑因素。
据统计至2017年印度人口总数为13.04亿人,与我国人口总数相当,但是其智能手机的普及率约为30%,市场整体的月出货量3000万台左右,印度市场存在较大的缺口。吸引国内手机及ODM生产厂商将关注点转向印度。但是印度政府为推动印度制造的发展,多次调整手机进口关税以保护本地制造业的发展。高额的税收标准迫使中国手机及相关生产企业,在面对印度手机市场巨大的吸引力及高税收的影响下纷纷在印度本地设厂制造。
截止目前,国内已有OPPO、小米、华为、vivo、联想、金立、中兴、传音、一加等手机品牌在印度本土设厂,其中金立手机受资金链的影响,于2018年,开始清理海外资产,被印度四大手机厂商之一的KarbonnMobile,联合金立印度公司的股东ArvindRVohra,出资收购。
手机ODM厂商作为手机品牌商重要的代工生产企业,也纷纷在印度本地设厂运营。截止目前,约有15家ODM厂商在印度设厂,以富士康、闻尚、海派、与德通讯等企业为代表。除此之外,华星光电和同兴达相显示模组生产企业也在印度设厂。
多因素推动企业海外扎根发展
企业能在海外国家稳固根据,持续运营受政治、经济、文化、产品竞争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手机及产业链公司在印度或海外其他地方设厂持续运营应考虑当地政策方向的倾斜,在政策方向倾斜的基础上,海外设厂能够有效的拉动当地就业及经济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要充分重视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包容性,以保证企业的正常有序的运营。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因素外,企业在当地扎根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产品的实际竞争力为主。受地区自然环境、基础设施供应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手机产品的关注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印度为例,目前印度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较为明显,因此部分地区对电池的续航里程关注度较高,因此企业在海外设厂持续经营除考虑上述因素,还应重视根据地区不同的消费偏好,进行产品优化,并加强营销推广,以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并加强在当地的品牌影响力。
图表5:手机产业链公司在印度扎根的关键因素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手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手机行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手机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手机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