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一文了解印度人口现状:政府大力实行计划生育,印度在走“中国之路”?

分享到:
20 黄天悦 • 2018-11-12 16:06:01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36998G0

人口总量持续增长

自20世纪以来,印度人口持续增长。数据显示,1901年印度人口仅为2.38亿,1961年上升到4.39亿,几乎增加了一倍。1991年比1961年又增加一倍,达到了8.46亿。2000年5月突破10亿大关,2005年超过11亿,2010年达到12.31亿,2015年再次跨过13亿关口。到2018年,印度人口规模已达到13.54亿人,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国。

图表1:2000-2018年印度人口数量及增长(单位:万人,%)

印度人口数量不仅庞大,而且增长速度迅猛,2000-2018年间增长率均在1%以上,未来印度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恐难以逆转。按照这个增势,到2025年,印度人口将超过14亿人,2030年超过15亿人,2040年超过16亿人。届时,印度将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图表2:2020-2060印度人口数量预测(单位:万人)

不过,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可能放缓。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人口控制相对较弱的八个州十年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每十年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20世纪80年代,在印度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下,地方政府开始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1981-1991年的十年间印度人口增长率年均2%左右,十年增长率从1991-2001年的21.54%下降到2001-2011年的17.64%,大约下降了3.9个百分点。2011-2021年,十年增长率有望继续下滑。

年龄结构变化平稳

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相对平稳,这与人口的高出生率相关。1980年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40%。随着出生率缓慢下降,少年儿童人口的比例逐步下降,2001-2011年,0-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从35.4%下降到30.0%,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57.7%上升到61.6%。

2016年,0-14岁少年儿童约占26.8%,15-59岁人口占63.9%,60岁及以上人口占9.3%。预计到2021年和2026年,15-59岁人口将分别升至64.2%和64.3%。

图表3:2001-2026年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及预测(单位:%)

可见,印度仍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对其后续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性别比例失衡

自古以来,印度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1947年独立后,印度女孩的出生率和存活率低于男孩,20世纪70年代男女性别比高达1000:930(相当于国际通行算法的108),性别不平衡差距明显。近年来,这一状况有所改善,但并未彻底扭转。2000-2018年,印度男性比例基本维持51.80%左右。

图表4:2000-2018年印度人口男女比例情况(单位:%)

失衡的男女性别比源于失衡的出生性别比。据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0-6岁儿童性别比在近10年呈现出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1000:927(相当于107.8)上升到到2011年的1000:914(相当于109.4).

这一趋势在旁遮普省、哈里亚纳邦、古吉拉特邦、泰米尔纳德邦、米佐拉姆邦、安达曼和尼科巴岛表现得尤为明显。米佐拉姆邦在全国最低,为971(相当于103),而在哈里亚纳邦,达830(相当于120.5)。7岁及以上儿童性别比的情况好于0-6岁儿童性别比,从2001年的1000:934(相当于107)下降到2011年的1000:944(相当于106)。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现代B超技术的大量运用有直接关联。近10年来,印度男孩偏好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人口密集度高

全球范围内来看,印度绝对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2000年,印度人口密度为320.31人/平方公里,到2018年已上升至411.87人/平方公里。

图表5:2000-2018年印度人口密度变化(单位:人/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反映了自然环境、气候、物产等要素通过影响社会经济而对人口分布的一种调节作用。例如,在中央直辖区,如昌迪加尔、德里、本地治里、达曼和第乌、拉克沙群岛等地,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2000人,尤其是德里,人口密度高达11297人/平方公里。

其次是恒河平原北部和西孟加拉邦等地区,如西孟加拉邦的人口密度平均为867人/平方公里。北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如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拉贾斯坦西北部沙漠地带、德干高原中部等地,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0人以下。人口密度越低,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相应的生育率就越高。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4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黄天悦
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894044
关注
202
文章
33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