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技术推动生鲜新零售发展 业态多样化、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趋势
一、需求和技术是生鲜新零售发展两大核心驱动力
生鲜新零售作为新零售中的一大类,主要指的是以生鲜为主打品类的新零售模式,即基于智能技术实现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的生鲜新零售服务。基于生鲜需要保鲜、难以贮存的特性,生鲜新零售的典型特点有二:其一是对供应链要求较高,其二是更注重亲身体验等品质保证方式。
生鲜新零售成为热点,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力。最重要的是生鲜品类高频刚需、高客单价、高毛利的特性,其次虽然生鲜电商和配送起步较晚,市场尚不成熟,但冷链仓储等技术的进步正赋予生鲜新零售新的可能性:包括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技术的逐步商用,以及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的普及,都为生鲜新零售的实际落地奠定基础。在需求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生鲜品类成为零售/电商赛道万家的共同目标方向。
二、生鲜企业成立数回落,但涉及业态多样并且线上线下走向融合
据鲸准数据库统计显示,截止2017年年底,我国共有752家生鲜相关企业成立,其中生鲜配送业态的数量最多,共有678家,生鲜食品和生鲜食材次之,成立数分别为35家和29家。从2009-2017年期间企业成立数来看,2015年成立的生鲜相关企业数量最多,为266家。2017年生鲜企业成立数仅9家,9年来最少,但是早几年成立的生鲜企业正谋求新发展方向,尤其是与新零售的结合。
目前生鲜新零售的企业,大都在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全渠道,大致可以分为生鲜配送玩家、餐饮+超市、便利店玩家三类。大部分企业都在结合自身业态,或从线上反攻线下,或线上线下联动,或以线下为核心辐射线上周边,以期打通线上线下,实现流量的打通和相互转化。
生鲜配送模式例如每日优鲜、易果生鲜、京东到家;餐饮+超市模式例如盒马鲜生和超级物种;便利店模式例如猩便利等等。生鲜配送模式多为业内已占据一定流量,有自营配送链路的老牌企业,将到家+货架结合,满足消费者多场景需求;餐饮+超市是生鲜超市的一种,多位于商圈,占地面积更大,更重视消费者亲身体验的同时,也在探索半小时送货上门的生鲜圈;便利店模式多提供鲜食,通过打造社区、写字楼等更小单位区间内的生鲜需求的一站式购买,以门店+货架的形式离消费者更近。
三、生鲜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时效性、全渠道、标准化、品牌化
目前国内玩家主要涉及的业态有:办公室便利货架/货柜、自助贩售机、社区生鲜便利店、生鲜超市、生鲜配送平台等。针对消费者对于生鲜购买在距离、价格、时间上的三大痛点,未来的生鲜新零售将集中在更近、更好、更快这三个维度给消费者带来更佳体验。
随着市场消费者消费升级以及供应链相关技术发展,未来生鲜新零售将不断提升购买效率,“即时性购物”和“一站式购买”成为主流;同时将走向全渠道,线上线下加速转化;加快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对核心消费群进行画像;供应链将成为生鲜新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并且不断走向标准化品牌化来为生鲜品质背书。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解决方案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农产...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