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农业行业发展概况 巨头之间的未来战争
中国AI农业行业发展概况 巨头之间的未来战争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农业领域内初步应用,但由于AI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尚未成熟,总体发展缓慢。近年来, AI技术开始在工业领域所发挥出的巨大效能,让农业看到了新的变革的机会。
在2017年11月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展现出了现今AI在行业内结出的硕果,如探测土壤、灾害预警、自动播种、AI养殖等。AI为农业赋能,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趋势。
2025年中国AI农业规模占全球比重将超过1/5
AI农业基于传感器和卫星等技术提供的有效的视听数据,机器学习有望帮助增加作物产量(即繁殖能力),减少肥料和灌溉成本,协作作物和牲畜疾病的早期检测,降低劳动力成本,帮助收获后进行分类物流,进入市场。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2016年AI农业规模为165亿美元,2025年将达200亿美元,经测算,2017年全球AI农业规模在170亿美元左右。
目前我国已进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电商平台更是为其添了一把干柴。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在216.9亿元人民币左右,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农业领域人工智能市场金额为4.322亿美元,2017年估测在5.29亿美元左右,占我国AI产业是规模15.85%(按1:6.5汇率换算),预计2025年将达到26.285亿美元,每年保持22.5%的复合年增长率,2025年中国AI农业规模占全球比重将达到26.29%。
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AI农业
随着如今消费者对环境、食品的绿色化、健康化要求不断提高,建立可溯源的农产品生产机制势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如何通过数据收集,记录农产品的成长轨迹,使产品更绿色、更健康。农业智能化,就是各大互联网、科技巨头相互竞争的下一个竞技场,阿里云、京东。腾讯的进场,让这一领域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AI农业地位突出
2016年7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人工智能被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一项列入规划。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度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7月20号,国务院又下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在2017年11月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曾提出,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将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在农业方面,未来将研制农业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智能化农业装备、农机田间作业自主系统等。建立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的智能农业信息遥感监测网络。大力发展智能农场、果园、加工车间等绿色智能供应链等集成应用示范。可以预计,中国AI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迎来"大跃进"的时代。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人工智能行业未来...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