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张图带你看懂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 可持续竞争力排名逻辑是什么?
近日,《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发布,从综合经济竞争力、宜居竞争力与可持续竞争力等方面分别对国内城市进行排名。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招商引资模式与区域振兴规划分析报告》根据相关数据对其中的可持续竞争力进行解读。
可持续竞争力:香港等Top7稳定,武汉、成都、珠海等城市排位上升
2017年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中,香港、北京、上海等7座城市延续了2016年的排名;以香港可持续竞争力指数为基数,深圳、广州、杭州的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均有所上升,与香港差距有所缩小。
在2017年可持续竞争力最强的40座城市中,嘉兴、镇江、珠海、东莞等城市排名上升明显。从可持续竞争力评估体系中的城镇化率指标,以及各城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科技产业布局来看,珠海、东莞的城镇化率在这些上升的城市中最高,均超过了89%。2017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2%,而武汉、珠海、苏州等排位晋升的城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相对更高,分别为3.20%、2.90%与2.82%。
可持续竞争力Top10排名逻辑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对各城市不同领域的发展数据赋予了不同的权重,进而得出综合指数排名。前瞻选取Top10城市的主要发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人口经济实力与城镇化率:澳门、香港最富,北、上人多,港深澳城市管理水平高
一定的人口数量、居民经济实力以及城市组织管理水平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2017年,澳门、香港、深圳居民经济实力最强;上海、北京、成都常住人口相对较多,分别为2418.33万人、2170.870万人和1604.50万人,但深圳、广州、杭州常住人口增幅最大。
2017年,香港、深圳的城镇化率均接近100%,上海、北北京、广州等城市的城镇化率也均在85%以上;而结合澳门的发展程度来看,其城镇化率应处于较高水平。
——教育&人才大战:北京高校数量多,广州在校生最多,深圳筑巢引凤,北京仍缺劳动力
高校数量、本科生及研究生在校生数量、户籍人口增量为城市提供了发展动力。截至2017年末,北京普通高校数量达到92所,武汉、广州位居80所数量档;广州以115.8万本科及研究生在校生人数领跑全国,同样超过百万学生数的还有武汉。2017年,各地展开抢人大战,截至2017年末,深圳户籍人口新增40万人,成都、广州新增36、27万人;移民香港的内地人约6万人。
从各个城市的失业率来看,北京失业率最低,为1.4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才的供求紧张度。
——科技&创新:北京研发支出投入规模、强度大,上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北京创新成果亮眼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17年,北京市R&D投入强度达到5.7%,投入规模为1595亿元,全年申请发明专利数量达到9.9万件,均领先全国;上海、武汉、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为10465.9亿元、9479.64亿元和9374.8亿元,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成果显著。
——经济发达水平:港澳最高,宁、杭发展速度快,杭州文创产业领跑一线城市
2017年,港澳两地的第三产业比重仍保持在94%及以上,北京、广州和上海分别位于80%、70%的档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南京、杭州第三产业增幅达到10%,发展速度较快。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其产值占GDP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亦反映了经济发达水平。2017年,杭州文创产业产值比重高达24%,文化发展程度高;北、广、上文创产值比重分别为14%、14%和12%,高于港澳的8%。
——金融&存贷款:上海凸显内地金融中心带动作用,北京吸金、扩张力度大
金融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加速作用。香港为国际金融中心,2017年港股迎来一股新经济股上市热潮,下半年再现全民抽新股热潮,在北水加速流入,及股王腾讯等科技股带动下,股市牛气十足。澳门在特色金融产业的发展带动下,金融领域发展势头良好。
2017年,上海金融业产值达到5330.54亿元,增幅达到11.92%,凸显内地金融中心的带动作用;北京、深圳、广州金融业产值规模依次位居上海之后。2017年,北京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位居内地第一,对资金的聚集能力最强,金融资产规模扩张力度大;上海、深圳和广州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依次位居北京之后。
——旅游休闲:上海旅游资源丰富,北京旅游消费高,杭州、成都旅游风头大
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反映了城市的吸引力,而这一吸引力会持续地为城市带来经济收入。2017年,上海旅游总人数达到3.3亿人次,北京旅游总人数也达到3亿人,二者的旅游总收入分别为5468.8亿元和4485亿元,旅游资源丰富,带来的消费收入高。同时,杭州的旅游总人数增幅、成都的旅游总收入增幅达到Top10中最高,说明两座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势头正旺。
——上市公司&战略新兴产业:香港最吸引新增内地上市公司,深、沪、京、广战略新兴布局多
2017年,香港新增151家IPO公司,其中内地公司50家;深圳、上海、杭州、北京分别新增40、38、26、25家IPO公司,而这些城市均为信息产业发达的大都市,资本实力强。
在各城市的战略新兴产业布局中,不难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均被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所重点覆盖。
——信息网络:深圳超过北上广
香港为全球智能手机普及率最高的市场之一,也是上网率最高的城市。截至2017年底,深圳互联网普及率高达86.20%,高于广州、北京、上海;同时,深圳吸聚了腾讯、华为、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在此布局总部或基地,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信息发达程度高,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传输载体。
注:部分城市数据暂缺,为测算值
综上,人口数量及城市管理水平、人才后备及科技创新能力、文化文明及城市魅力、金融资产及战略新兴产业、信息及资本流通能力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香港特区领先全国,北上深广杭稳坐内陆前5的排序逻辑颇有看点。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从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环境出发,分析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流动情况以及相应的投资壁垒;然后分析了国际主要发达国家招商引资模式及经验,结合国内区域产业运动轨迹以及...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