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网约车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组图】
网约车行业现状分析
网约车顾名思义即是利用互联网预约的有偿出行车辆,是当今共享经济的典范。作为新兴行业,各大网约车平台在前些年通过利用自身价格优势车辆优势服务优势迅速打开市场,对传统出租车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网约车的重点在于“约”,提前预约的形式大大地解决了打车难的问题。随着大众对网约车喜爱程度及使用频率的增加,还衍生出多种租车模式,专车、快车和顺风车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网约车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网约车行业迎来第一个爆发期,得益于网约车平台提供的巨额补贴,网约车的用户规模极速扩张,增速达到559.40%。随着补贴力度的减弱,用户规模的增长回归平稳期。此外,网约车新政出台后,各平台的用户明显减少。截至2017年底,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约为3.36亿人。
图表1:2013-2017年中国网约车行业用户规模及增长(单位:亿人,%)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网约车用户中,25-30岁的网约车用户比例最高,占总体用户30.2%,25-35岁的网约车用户所占比例为50.9%。网约车用户的年龄区间分布和用户的经济能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相关,25-35岁的用户群体消费习惯容易养成且经济实力较好,成为网约车用户的主力军。
图表2:2017-2018年中国网约车行业用户年龄分布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城市渗透率来看,网约车行业的整体城市渗透率接近七成。其中,一线城市仍是最大的市场,渗透率达到83.90%;二线城市渗透率也较高,为77.40%;三、四、五线城市的渗透率相差不多,在56%左右。
图表3:网约车行业城市渗透率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平台渗透率来看,2017年滴滴出行以58.6%的渗透率位居各平台之首,远超其他网约车平台。显而易见,网约车出行市场中滴滴出行具有绝对的领导地位,而滴滴出行长久建立起来的知名度和品牌优势更获用户信任,也成为人们网约车出行主要选择平台。
图表4:2017年中国网约车行业平台渗透率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总体而言,作为新兴行业,网约车行业依旧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如今网约车的发展确实遇到了一定的制约和瓶颈。随着2016年末《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网约车市场策马奔腾野蛮生长的日子不再,新政的实施代表着国家对网约车的监管将逐渐落实,行业进入新的阶段。
网约车行业趋势分析
在新的发展阶段,网约车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
首先,服务质量将成为行业新的驱动力。目前,网约车行业已经过了高速增长阶段,未来平台之间的竞争将步入拼服务时期。各大网约车平台需解决在原有基础上强化服务质量,如网约车安全问题、价格监控问题、司机素质问题等,以优质的服务保证其服务下活跃用户数的稳定增长。
其次,三四线城市存发展空间。网约车在发达地区的用户增量不会有太大突破,盈利模式探索和产品功能丰富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未来各平台将加大在三四线城市发展。三四线城市在出行消费升级趋势下,需求量较为充足,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第三,个性服务需求升温。大众化服务只是市场成长的初始阶段,个性化高质量服务是行业发展必然走向。逐渐规模化的企业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设备,人才储备和更专业的经营管理,使个性服务成为可能,专车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最后,多维度二次开发将成主要趋势。网约车市场用户使用习惯已经养成,企业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和多元业务拓展对用户资源进行多维度二次开发。在资源整合方面,网约车平台接入铁路订票系统,打造“一站式”出行服务模式;网约车企业与旅行、招聘等企业合作,分享客户资源进行跨界营销推广。在业态衍生方面,如摩拜与滴滴平台延伸共享理念,分别发力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美团跨界入局网约车市场,重拾补贴策略;易到多元化布局接入出租车业务。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网约车行业的发展状况、商业模式、代表性网约车平台发展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网约车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网约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前...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